字號:

廈門成兩岸中醫藥合作發展樞紐

時間:2009-11-13 10:34   來源:廈門政府網

  【編者按】

  近年來,廈門市政府、市衛生局十分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按照“中西醫並重”的方針,加大了中醫藥事業的支援力度。如今,廈門市中醫院已發展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中醫院,擁有了一批中西醫結合、綜合實力較強的重點專科,形成了具有中醫特色的優勢學科群。廈門市中醫院連續成功協辦了四屆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更是結出了纍纍碩果。

  中醫特色療法 每週免費體驗

  7月6日,是中醫院推出特色療法市民免費體驗的第一天,市民陳小姐提早半小時就等候在診室門口。

  “我們中午兩點就來了。”陳小姐告訴記者,毫不掩飾她對即將開始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醫特色療法的期待。在外企上班的她,一看到報紙就打電話申請參加體驗。昨天還特地請假,早早就在體驗室門口等著。

  陳小姐説,她現在爬樓梯時膝關節會痛,蹲下有困難。已經一兩個月了,因為上班的關係,一直沒看醫生。看到報紙,覺得好像不錯,就來參加一下體驗,希望會有幫助。當天有9位市民參與了免費體驗,他們當中有七十多歲的阿伯,也有三十多歲的上班族。

  這項能真正惠施百姓的舉措,來源於今年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與發展研討會上的配套活動之一──中醫特色療法體驗。5月17日,在廈門市中醫院舉行的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上,雷火灸等中醫特色療法受到市民追捧,不少醫生也趁著休息時間趕來體驗。

  市中醫院副院長耿學斯教授説,研討會上展示的17種中醫特色療法,市中醫院95%以上都能引進。挖掘這些中醫特色的瑰寶,能進一步讓中醫藥造福百姓。

  為滿足市民的需求,市中醫院決定,從7月份開始,每月推出一種中醫特色療法,每週挑選10位市民在週一下午體驗,由市中醫院專家提供免費服務。而這樣的中醫特色療法市民免費體驗活動,將持續至明年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召開。

  臺灣業者在市中醫院接受系統培訓

  作為首屆海峽論壇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5月17日下午,2009年海峽兩岸中醫藥發展與合作研討會在廈門市中醫院開幕。

  本屆研討會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廈門市政府主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交流中心、廈門市衛生局、海峽中醫藥合作發展中心承辦。

  作為首屆海峽論壇的分論壇之一,與往屆不同,此次研討會不再以學術研究為單一主題,交流層面將延伸到中醫藥教育、科技研發、中藥材貿易等。

  本屆會議規模及參加人數均超過往屆。參會代表來自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共300多人。除了交流研討,有關方面還將在醫療培訓、教育及中藥材採購等方面達成合作協議。

  除學術交流外,會議舉辦了4項配套活動,包括:

  中醫實用技能及特色療法演示活動。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邀請的北京薄氏腹針研究院薄智雲、北京軍區總醫院王文遠、北京市中醫院骨科主任雷仲民等全國知名中醫,分別現場演示了薄氏腹診療法、平衡針灸療法、鈹針療法等17項中醫實用技能和特色療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為這批具有絕活的知名中醫頒發了推薦演示項目證書。

  中醫文化體驗活動。市中醫院組織本院專家設立中醫體驗屋,開展了常用針法、常用灸法、推拿、刮痧、拔罐等臨床適宜技術體驗以及體質辨識、養生知識諮詢等服務項目,並開闢介紹我國古代名醫和中草藥知識的中醫文化長廊。通過演示及體驗兩項活動,與會代表及廣大市民得以現場感受了中醫的神奇魅力。

  重點中藥企業産品展示活動。天津天士力、山東東阿阿膠等16家重點中藥企業進行了産品展示,這次參展的企業知名度高、數量多,展品豐富、科技含量高,與會代表和市民對此表現出極大興趣。

  舉辦了第一期中醫臨床適宜技術及足弓醫學臺灣培訓班。這次參加培訓的33名學員大多為臺灣南部基層從業中醫師和中醫愛好者,在市中醫院接受為期一星期的系統培訓。培訓班的舉辦是兩岸推進中醫藥實質性合作的一件大實事,對加強兩岸醫療合作、提高臺灣中醫醫療服務水準、促進兩岸民間交流都具有重大意義。

  這4項配套活動成為本屆研討會的一大亮點。

  此次研討會,海峽中醫藥合作發展中心定位進一步明確:“中心”是中管局惟一支援的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平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堅定不移地把廈門作為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與發展的一個基地和樞紐。

  建立4個平臺一個政策研究中心

  海峽中醫藥合作發展中心正式成立一年來, 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廈門市政府的大力支援和積極推動下,在廈門市衛生局的具體指導下,中心內部組織確定為科研、教育、醫院、産業4個合作發展平臺及一個政策研究中心。

  中醫科研合作發展平臺:籌辦期間,由廈門大學牽頭,成立海峽兩岸中醫藥科研公共研發平臺,2009年海峽中醫藥合作發展研討會期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一行到廈門大學專程調研,並給予高度評價。

  中醫教育合作發展平臺:籌辦期間,以廈門大學醫學院及廈門市中醫院為牽頭單位,構建兩岸中醫教育協會。在2009年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發展研討會上,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與臺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有了合作辦學意向,據悉,近期內將互派學生交流。

  兩岸中醫院合作發展平臺:籌建“醫院聯盟協調領導小組”,籌辦期間,以廈門市中醫院為基地,構建兩岸中醫院合作發展平臺,成立“中醫臨床交流協會”,“中醫文化交流協會”,“中藥研發交流協會”。

  今年7月下旬,第二期中醫臨床適宜技術培訓班將在廈門市中醫院舉辦。2009年海峽中醫藥合作發展研討會上,廈門海峽中醫藥合作發展中心(廈門市中醫院)與臺灣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聯誼會簽署合作辦學意向,臺灣方面將組織臺灣基層中醫人員和從事傳統養生保健工作的人員(每年至少150人)到廈門參加“中醫臨床適宜技術培訓班”。

  中醫藥産業合作發展平臺:籌辦期間,由廈門醫藥站牽頭,聯合全國各地中藥材産區及各專業中藥市場,構建中醫藥産業合作發展平臺。

  今年4月3日, 臺灣“中華中草藥生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榮光及臺灣産業界代表一行12人專程來廈對接考察工作,尋找兩岸尤其是廈臺中醫藥産業合作及對接的路徑與模式。

  在2009年海峽中醫藥合作發展研討會上,廈門醫藥採購供應站與中華醫藥産業股份有限公司就兩岸中醫藥産業合作達成初步意向。

  另外,由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牽頭,聯合廈門醫藥研究所及全國含臺灣各地高校和科研機構,成立對臺中醫藥政策研究機構。

  海峽中醫藥發展與合作論壇經過幾年成功舉辦,研討會在形式和內容方面得到充分拓展,取得了豐碩成果,影響力日益增大。研討會已形成會議品牌,陳進春建議,每年可舉辦若干個專業性、針對性強的精品學術會議,如産業、醫療、科研等專場會議,把海峽兩岸中醫藥研討會打造成研討會的精品品牌。

  據悉,6月18日在福州舉辦的海峽兩岸科技論壇上,廈門海峽中醫藥合作中心與臺灣有關單位進行了交流、協商,並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另悉,本次研討會邀請的18項中醫特色療法的知名中醫演示活動取得極佳效果,目前已有好幾家臺灣醫療機構表示希望邀請這批專家赴臺演示或講學。

編輯:趙輝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