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頻道首頁 | 最新報道 | 心繫同胞 | 地震災情快報 | 周邊地區影響 | 相關評論 | 圖片報道 | 地震回顧
 
臺灣地震傷亡升至49人 專家呼籲加強防震(圖)

  時間:2006-12-27 16:45    來源:     
 
   

  

臺屏東縣恒春鎮新興路正興傢具行在地震中倒塌(臺“中央社”圖片)

島內氣象部門當天地震強度顯示圖(臺“中央社”圖片)

  台灣網12月27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臺灣屏東縣恒春鎮昨晚發生百年來最大地震,據島內消防部門最新統計,截至今天中午1時,總共發生132次余震,共有3間民宅倒塌,總共造成2人死亡,47人受傷。

  綜合臺灣“中央社”、“中廣新聞”報道,屏東縣恒春鎮發生百年強震,除了民宅倒塌之外,還發生大賣場火警、瓦斯外泄、停電等災情,地震還破壞了一條海底電纜,令臺灣與香港等地通訊受影響。

  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下午將前往現場探望罹難者家屬和傷員。蘇貞昌特別關心位在恒春的核三廠和即將通車的高鐵安全,要求相關部門嚴防天災。

  據報道,截至今天中午1時,臺灣南部總共發生132次余震,最新一次較強余震發生於10時30分,芮氏規模達6.9級,震央位於小琉球地震站南方35.1公里,各地最大震度為:小琉球4級、高雄、屏東3級,彰化、臺南2到3級,宜蘭、花蓮、臺東1 級。

  據了解,臺灣南部向來被視為是“弱震區”,但是島內學者提醒應拋棄這種似是而非的觀念,整個臺灣應該視為一個“強震區”,尤其是南部地區,在建築或相關設施上都應該提升防震層次,民眾也應該加強警覺及準備工作。

  報道指出,在島內“地震建築”領域享有盛名的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姚昭智與張嘉祥,不約而同地提出警語,因為臺灣遍佈斷層,沒有哪個區塊是弱震區或是強震區。張嘉祥教授表示,目前都是根據當地地震反應譜來判別,但是就工程或防震工作來説,意義不大;臺灣面積小,所以整個臺灣都應該視為“強震區”。

  姚昭智教授則認為,過去臺灣南部地區被認為比較不容易發生強震,經過恒春強震之後,應該有所修正,在建築的結構與建材選用都應該跟著提升,而且臺當局應該繼續編預算積極推動公共工程的耐震評估與補強工作,以確保下一個強震來臨時,大家已做好準備。(周先)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