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17世紀臺灣船”于日前在臺南市隆重下水

時間:2010-05-10 13:05   來源:台灣網

 

復原的“十七世紀臺灣帆船”。圖片來源:舟山市臺辦

  台灣網5月10日舟山消息 “謝謝舟山來的師傅幫助我們完成臺灣船的風帆製作和安裝”。這是5月1日在臺灣臺南市隆重舉行的“十七世紀臺灣船”下水典禮上臺南市市長許添財面對臺南市民和媒體向胡牧、岑武國、鄭文興等3位舟山倣古船專家表達的真誠謝意。這也標誌著臺灣人盼望已久的“十七世紀臺灣船” 復原工程在浙江舟山倣古船專家的幫助下正式完成,這也是兩岸首次由大陸製作風帆和臺灣製造船體共同打造的一艘中華傳統帆船,可謂珠聯璧合,意義重大。

  4月22日至5月2日,胡牧等3位舟山倣古船專家受臺南市松林造船公司的邀請,前往臺灣幫助完成“十七世紀臺灣帆船”的復原工程。該工程是由臺南市政府致力推動的一項重大政府工程,計劃于5月1日正式舉行下水儀式,並以此作為市政府隆重舉辦的 “鄭成功文化節”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因此,它的建造過程一直受到臺灣民眾和媒體的高度關注。由於松林造船公司對“十七世紀臺灣帆船”的風帆製作與安裝技術一直無法解決,所以特邀請舟山古帆船製作專家前往臺灣幫助建造。

  “十七世紀臺灣帆船”的風帆頭帆長9米、寬6米,主帆長15米、寬12.5米,主帆面積接近200平方米。浙江舟山專家在接到邀請到趕赴臺灣,離臺南市政府計劃“十七世紀臺灣帆船”下水時間只有十來天,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完成風帆製作與安裝難度相當大。時間緊,任務重,胡牧等一行到達當天顧不上休息就前往船廠進行地面組帆工作,與臺灣同行一道夜以繼日,經過十天的奮戰,終於完成了風帆的製作安裝工程,確保了“十七世紀臺灣帆船”于5月1日于臺南縣安平港順利下水。為感謝舟山專家的幫助,在下水儀式上,胡牧等3位專家作為貴賓參加了典禮,並與松林造船公司的員工一道受到臺南市政府的表彰。

  近年來,浙江省舟山市堅持把傳統帆船文化作為建設海洋文化的重要內容十分重視,特別是舟山“綠眉毛”號傳統帆船開展的航海活動在海內外産生了重要影響,舟山的傳統帆船製作技術也深受臺灣同行的認同。舟山倣古船專家在幫助完成風帆的製作安裝過程中,不僅為臺灣同行傳授了中華傳統風帆船的製作秘笈,也為臺灣地區傳承中華傳統帆船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臺灣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陳信雄特意前往看望和感謝舟山專家一行,並希望與舟山專家多開展學術交流。同時,看到大陸專家如此熱心傳授技術,以及忘我的工作幹勁,臺灣同行從心底裏深受感動,他們在帆船上手把手共同打起的繩結就象只只同心結,在栓住帆船的同時也緊緊拴住兩岸人民的心。在臺灣組帆期間舟山專家們聽得最多的就是“謝謝”兩個字,無論是當地官員還是普通市民,都對他們表示了極大的敬意。因此,本次胡牧等3位舟山倣古船專家赴臺援助不僅是兩岸傳統古帆船製作技術的交流,同時也是兩岸海洋文化的互動,更是兩岸人民一種情感的交融。(台灣網舟山通訊員趙運凱)

 

下水儀式上臺南市長許添財與舟山專家一起。圖片來源:舟山市臺辦



 舟山專家與臺灣同行一道研究風帆製作安裝。圖片來源:舟山市臺辦

編輯:薛白璐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