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浙江舟山入島交流亮點熱點重點精彩紛呈

時間:2010-05-07 16:15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5月7日舟山消息 近年來,浙江省舟山市臺辦緊緊抓住兩岸和平發展的良好契機,以促進舟臺社會經貿文化各領域交流合作為著眼點,著力推動入島交流工作,交流層級不斷提升,交流規模不斷擴大,交流成效進一步凸現,舟臺兩地大交流大合作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入島交流出現了一系列的新亮點與新熱點。

  一、以兩岸關係重大轉機為突破,著力推動領導赴臺,交流層級不斷提升。

  近年來,隨著國民黨重新執政,兩岸關係出現重大而積極的變化,特別是一改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交流呈現“民熱官冷”的狀況,大陸各級官員訪台的大門徐徐打開,開闢了大陸赴臺交流的新舞臺。面對新的形勢,浙江省舟山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赴臺交流作為新形勢下擴大兩岸民間交流與往來,做臺灣人民工作的具體行動,作為推動舟臺兩地社會經濟文化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有力抓手,對赴臺交流工作給予高度重視。舟山市委鐘達副書記曾在2009全市對臺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領導幹部赴臺不佔用出國(境)名額,並要求各單位對赴臺交流在經費與政策都給予一定的傾斜。市政府分管對臺工作的王忠志副市長每年年初都要專題聽取市臺辦對全市年度赴臺交流計劃的彙報,對赴臺交流計劃親自審批把關,並對重點産業赴臺考察提出具體要求。市縣(區)兩級黨委政府領導紛紛親自率團赴臺考察。2009年2月,市人大副主任任瑞宏率港口團隊赴臺考察;2009年6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江建國率新聞團隊赴臺考察;2009年10月,市委常委鐘達副記率農業考察團赴臺考察;2009年11月,市政協副主席張永奎率漁業考察團赴臺考察;2009年12月,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兵率科技考察團赴臺參訪等等。自去年以來,舟山市組織的16個赴臺交流團隊中,副廳級以上領導帶隊的有7個,佔總團數44%,在赴臺總人數138人中,副縣處以上領導有65人,佔總人數的47%,其中副廳以上幹部7人,市委常委4人。領導幹部赴臺交流層級越來越高,成為入島交流工作新亮點。

  二、以旅遊經貿交流為主題,著力推動産業交流,交流成效日益凸現。

  舟山市臺辦以兩岸 “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為契機,以入島交流為抓手,突出“港、景、漁”資源優勢的特點,加大與臺灣産業對接力度,著重強化重點産業赴臺交流。近年來先後組織了港口、漁業、農業、旅遊、水産加工業等5個主要産業17批經貿考察團赴臺交流考察,為舟臺具體項目進一步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多個重點産業交流中與臺灣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

 

  在旅遊行業方面,普陀山風景區管委會與臺灣省旅行公會結為友好合作關係,雙方並簽訂了合作協議,為舟臺旅遊業界的正常化、制度化合作構建了管道;在漁業方面,舟山市遠洋漁業協會與高雄區漁會于2009年11月30日在臺灣舉行了友好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為促進舟臺兩地漁業合作與交流,特別是專業技術合作建立了有效平臺;現代農業方面,與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建立了穩定合作關係;港口方面,與臺灣基隆港、高雄港均建立了友好往來,為推動舟臺海上直航和港口物流合作打下了基礎。通過産業交流,也進一步促使舟臺兩地經貿互動往來更加密切。2009年3月,臺灣省旅行公會蕭博仁會長率團來舟參訪,並與舟山旅遊業界人士進行座談,為舟臺旅遊合作提出8項舉措;2009年4月臺灣屏東科技大學段兆麟教授一行前來舟山為舟山現代休閒漁農業發展進行實地考察指導;2009年10月舟山召開“中國佛教博覽會”臺灣佛教用品經貿團來舟參會參展; 2009年12月“臺灣中華兩岸企業發展協進會”理事長張晁祥一行率經貿團來舟考察,並組織召開了“舟臺産業對接交流會”,雙方在精緻農業、臺灣企業家普陀山禪修旅遊、水産品精加工、涉港服務業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2010年2月臺灣水産專家考察團來舟參訪,為舟臺水産加工業合作交流達成多項共識等等,據統計,去年以來,來舟參訪的臺灣經貿考察團共13批200人次。

   三、以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為契機,著力推動民間交流,大交流格局逐步形成。

  自2008年7月兩岸正式啟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後,舟山市臺辦,借此契機,著力推動民間赴臺交流。一方面在舟山日報開闢了對臺宣傳欄目,重點介紹臺灣的景點和風土人情,加強對臺宣傳;另一方面,成立了“舟山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 推動舟臺民間開展行業互動與合作。此舉不僅激發了舟山居民赴臺旅遊的熱情,同時有力促進了舟臺民間大交流大合作基本格局的日漸形成。

 

  據了解,過去舟山居民每年赴臺探親訪友考察等人數一般保持在1500人左右,主要限于探親類。去年來,赴臺人數急劇增加,據統計,2009年舟山居民赴臺人數已達3490人,是開放前同期2倍還要多,今年以來赴臺人數更是暴增,第一季度就有1910人,比2008年全年還多,特別是赴臺旅遊現已成為舟山民眾外出旅遊的新熱點。在民眾赴臺旅遊熱的影響下,民間的交流也日漸升溫,改變了過去交流交往是來大陸的多,赴臺相對較少,雙向交流呈現不對等性狀況。特別是各縣區臺聯會紛紛率先組團赴臺交流,使許多隔別六十年的親人得以相聚寶島。近年來,“舟山市群眾文化學會”、 “舟山市新聞學會”、“舟山市醫學會”、“普陀山佛教協會”、“舟山市農學會”、“普陀山旅遊協會”、“舟山市教育學會”、“定海海洋歷史文化研究會”等20多個民間團體先後赴臺交流考察,交流領域已覆蓋到經濟、佛教、旅遊、衛生、文化等各個方面。而2009年浙江省海洋學院師生代表團赴臺參加的2009年“HI-YONG海洋青春”海峽兩岸青年海洋教育文化交流活動以及今年在臺北舉辦的2010海峽兩岸“海洋科技暨港埠物流發展”論壇等舟臺兩地重點交流項目,在島內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交流形式多樣,入島交流漸入佳境。與此同時,兩地民間互動往來也更加熱絡。據統計,2009年來舟旅遊、探親、考察、經商臺胞達60000余人次,同期增長16%;接待了臺灣南鯤鯓佛教團、嘉義縣農會等來舟考察交流的重點臺灣民間團體20批次。(台灣網舟山通訊員趙運凱)

編輯:薛白璐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