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龍泉青瓷訴浙臺兩地鄉情 重新活躍世界舞臺

時間:2010-06-13 09: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日前,浙江省長呂祖善訪台,在同臺北市浙江各地同鄉會和在浙臺資企業協會代表見面,請他們品嘗此番他出訪台灣帶來的西湖龍井茶時,會場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當呂祖善宣佈還給各位帶來一份伴手禮——世博浙江館紀念品龍泉青瓷茶杯時,掌聲再次響徹會場。

  品龍井香茗、賞龍泉青瓷,臺北圓山大飯店洋溢著濃濃鄉情。巧合的是,正在舉行的上海世博會上的浙江館和臺灣館,都是一杯清茶迎客,一盞茶盅贈來賓。而浙江館的禮品就是龍泉青瓷茶杯。

  “禮物很精美。還沒有機會去上海世博會參觀,卻拿到了浙江館的禮物,真是又意外又開心!”拿到青瓷茶杯的臺北市臺州同鄉會總幹事葉月華女士興奮的説。

  從2009年的9月30日,具有近一千七百年制瓷史的龍泉窯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成功入選“人類非遺”,成為全球陶瓷界首張“非遺”名片,再到今年的上海世博會上無處不在的青瓷元素,如今,龍泉青瓷又來到了臺灣,成為了浙江與臺灣鄉親彼此情感交流的最好紐帶。

  曾經一度沉寂、光芒被掩蓋的龍泉青瓷重新走上了國內、國際頻繁交往的舞臺。

  龍泉青瓷的"復活"與“中興”

  上世紀50年代,一些外賓來中國訪問,其中有喜歡中國瓷器的,問到外交部當時的外事人員,向他們要“雪拉同”。外事人員不知道這是什麼,就回答説,“沒有”。

  後來,有位蘇聯專家也要“雪拉同”,並指著茶杯説,“就是這類東西”。外事人員説,“瓷器嘛,我們有著名的景德鎮、唐山的瓷器,拿最好的給他們看”。但蘇聯專家看了後還是直搖頭。

  “雪拉同”到底是什麼?已故中國青瓷專家陳萬里在他編寫的《中國青瓷史》裏解答了這個疑問,“‘雪拉同’就是我們的龍泉青瓷”。

  據史載,龍泉青瓷始於兩晉,在宋元時期達到鼎盛,形成了著名的龍泉窯係,為宋代中國最大的瓷業中心,前後輝煌了數百年。同時,在這個時期,龍泉青瓷大量出口,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歐洲貴族都以擁有龍泉青瓷為榮,並稱之為“雪拉同”。

  但龍泉青瓷也歷經興衰,直至一九五七年,周恩來總理批示要恢復五大名窯,特別是龍泉青瓷一定要早點恢復。由此,浙江省由八位專家組成倣古小組,在第二年春天點燃了恢復龍泉青瓷的第一爐窯。

  經過五十年的恢復發展,在今天,龍泉青瓷已經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繁榮期,不但藝術瓷在國內外打響了品牌,日用瓷也在當今綠色環保潮流中有了更大的市場,包裝用瓷和工業瓷也在加大開發力度。

  今天,在龍泉已經有一百二十多家青瓷企業,年産值達四億多元人民幣,從業人員近六千人,還涌現出了一些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如徐朝興、毛正聰、夏候文、張紹斌,和像盧偉孫這樣的一批勇於開拓創新的年輕工藝美術師。

  2009年的9月30日,有著千年置縣歷史的龍泉,迎來了意義非凡的一天。這一天,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成功入選“人類非遺”,成為全球陶瓷界首張“非遺”名片。

  龍泉青瓷邁入了一個全新的創造輝煌的時代。

編輯:薛白璐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