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富春山居圖》(剩山圖)赴臺合璧展覽點交啟運儀式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舉行。作為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富春山居圖》(剩山圖),這是第一次離館赴境外展覽。圖為浙江省博物館講解員講解《富春山居圖》。中新社發 汪恩民 攝
深受兩岸矚目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6月起在臺北故宮登場。《富春山居圖》前段稱《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段較長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晚年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芮氏,畫作以長卷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的初秋秀麗景色,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錶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水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
1350年,黃公望將此圖題款送給其摯友無用上人,無用上人便成了《富春山居圖》的首位藏主;後明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畫壇大家沈周之手,但在沈周將畫交給朋友題跋時,卻被朋友的兒子盜走並賣掉,後被沈周丟失的真跡《富春山居圖》如石沉大海,多年沒有消息。
多年以後,《富春山居圖》成為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的收藏,但董晚年時又將其賣給了吳洪裕的爺爺吳正志,清順治年間,吳洪裕繼承了《富春山居圖》,而吳洪裕晚年病危之時,吳想效倣唐太宗把其帶到來生去,而就在畫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吳洪裕的侄子吳靜庵將投入火中的畫救了出來,並以偷梁換柱的方法用另外一幅畫救下了《富春山居圖》。
但救下畫作已被燒出連珠洞,斷為一大一小兩段,至此稀世畫作《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
1652年,吳家子弟吳寄谷得到此圖後,將小段燒焦部分揭下,重新細心裝裱後,居然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而且幾乎看不出經剪裁過的痕跡。從此,小段的部分人們稱之為《剩山圖》。
而保留下來的《富春山居圖》主題內容的大段部分,裝裱時為掩蓋火燒痕跡,將原本位於畫尾的董其昌題跋切割下來並放于畫首,這樣便成了後來乾隆皇帝得到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清順治9年(1652年),大段的《無用師卷》為丹陽張伯駿所得;名為《剩山圖》的小段一尺五六寸許為徽州收藏家吳其貞取得。大段(本卷)在順治十三年(1656年)又轉到泰興季寓庸家,繼為高士奇所得。其後,本卷輾轉又經歷王鴻緒、安岐收藏。
乾隆十一年(1746年),經大學士傅恒的介紹,以兩千金將《富春山居圖》購入清內府。至於小段的《剩山圖》,吳其貞在康熙八年(1669年)傾售與揚州通判廷賓,同光年間(1862至1908年)藏于陳氏,1938年,為吳湖帆所收歸。吳湖帆對之十分珍重,收藏木盒上還刻有“墨皇”二字。
《富春山居圖》被徵入宮後,乾隆皇帝見到後愛不釋手,把它珍藏在身邊,不時取出來欣賞,並且在留白處賦詩題詞,加蓋玉璽。未料想第二年,也就是1746年,他又得到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圖》。兩幅《富春山居圖》,一幅是真,一幅是假,可是兩幅畫實在是太像了,真假難分。最後證明,前面那幅為贗品,是現在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子明卷》。
《無用師卷》(本卷)1948年底運到臺灣後一直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小段的《剩山圖》由吳湖帆轉手到浙江省博物館。一代名畫從此分藏海峽兩岸。
《富春山居圖》的藝術成就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一生藝術之精萃的顯赫名作,長卷、紙本、水墨,高33公分、寬637分,是中國水墨山水的十大傳世之作、扛鼎之作。作者時畫時輟,有人估計此圖“經營七年而成”,作品題跋時他已八十二歲了。卷末有作者自題:“至正七年(1347年)仆歸富春山居,無用師偕往,暇日于南樓授筆寫成此卷,興之所至,不覺亹亹佈置如許,逐旋填札,閱三四載未得完備,蓋因留在山中,而雲遊在外故爾。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當為著筆。無用過慮有巧取豪銳者,俾先識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難也。十年青龍在庚寅(一三五○年)歇節前一日,大癡學人書于雲間夏氏知止堂。”下鈐白文“黃子久氏”、朱文“一峰道人”二印。因為“仆歸富春山居”句,遂以為題名《富春山居圖》。
畫卷《富春山居圖》表現了黃公望長期居留並觀察領略的優美的富春江山水。富春江即錢塘江上流,以流經浙江富春縣而得名,是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畫面山巒起伏,水流紆徊,有村落,有平坡,有草亭,有水閣,漁舟一二,點綴其間,“景隨人遷,人隨景移”,通過畫面如同身歷其境而又心情疏闊舒暢。筆墨方面,差不多運用了作者所有的表現手法,畫山峰多用披麻皴,乾淨利落,自由活潑,畫樹,近者用筆蒼老秀潤,遠處平行用米點。墨色層次豐富,透明而凝重。作為總結性的作品,把他到老來的全副家數都運用到畫面之中,又能“以簡馭繁”做到全卷高度統一。董其昌認為“此卷規摹董、巨,天真爛漫,”“是子久生平最得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