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發現侏羅紀--自貢恐龍博物館大展”亮點紛呈

時間:2010-01-29 13:50   來源:台灣網

  

 

和平永川龍。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1月29日成都消息 恐龍,這類曾經在地球上生存了1.6億年漫長時間的古生物,其神奇魅力讓人著迷和探索,其完全絕滅讓人遐想和思考。為了為臺灣同胞展現一個獨具特色的侏羅紀恐龍的奧妙世界,2月5日,薈萃了自貢恐龍博物館館藏的10具恐龍骨架、36件典型化石標本和8具倣真機器恐龍的“發現侏羅紀—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展”即將在臺北開展。其中不乏世界級的珍品。


  董氏大山鋪龍(Dashanpusaurus dongi):首次公開對外展出。這是一種中等大小的短頸型蜥腳類恐龍,以産地大山鋪為屬名,種名是獻給對自貢恐龍化石發掘和研究作出傑出貢獻的著名恐龍專家董枝明教授。


  天府峨眉龍(Omeisaurus tianfuensis):體長達20米,是自貢侏羅紀“恐龍王國”裏的“巨人”。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脖子最長的幾種恐龍之一。


  四川巨棘龍(Gigantspinosaurus sichuanensis):不僅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皮膚(印模)化石的劍龍類,而且是世界上首次發現保存有完整肩棘化石的劍龍骨架。


  李氏蜀龍(Shunosaurus lii):是大山鋪恐龍動物群中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首次發現長有骨質尾錘的蜥腳類恐龍。


  和平永川龍(Yangchuanosaurus hepingensis):是四川盆地侏羅紀時期最為兇猛的肉食龍,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大型肉食龍骨架之一,尤其是其頭骨長達104釐米,幾乎100%保存,堪為世界級珍品。


  太白華陽龍(Huayangosaurus taibaii):自貢恐龍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原始、最完整的劍龍類,它的發現為劍龍起源於亞洲的理論提供了科學依據。


  勞氏靈龍(Agilisaurus louderbacki):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完整的小型鳥腳類恐龍。


  另外,還有世界上首次發現的蜥腳類恐龍尾錘化石、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劍龍類皮膚(印模)化石、中國首次發現的蜥腳類恐龍皮膚(印模)化石、中國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翼龍化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原鱷類化石等眾多珍貴的典型標本。


 

編輯:宿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