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者手記
 
〔祭天的壇〕皇帝終於謙卑了!

  時間:2004-07-19 00:32    來源:     
 
 


時間:七月十五日   


                                                                                   臺北/好奇飽包



祭天的壇

  中午吃完了好吃的宮廷禦膳(名字也好聽~~~完全滿足了我的幻想)之後,下午來到了天壇。

  天壇是祭天的地方,所以,儘管是萬人之上天子,也只是天的兒子,在天的面前也只能謙卑地低下頭來。天壇整體感覺很好,面積大(跟故宮為了表示權力所以大面積有所不同),環境清幽,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天壇與故宮相比,比較沒有故宮的沉重感以及鬼魂的陰森。而且有一些很有趣的設計,當然,這是在我們這種平民觀光客眼中才有趣,並不是一開始設計的初衷本來就是為了有趣。(圖十)



圖十

  在齋宮中,首先感覺到皇帝終於謙卑了。 齋宮是皇帝祭天前齋戒沐浴的地方,在故宮和頤和園,建築都用黃色琉璃瓦,齋宮用的是卻是藍色琉璃瓦,因為皇帝在此也不敢妄自尊大,只能對天稱臣。
 
  祈年殿是一般人印象中的天壇的主建築,是座三重檐圓形大殿,殿頂全用藍色琉璃瓦覆蓋,狀呈放射形,逐次收縮向上。大家都瘋狂地在這裡拼命拍照,我實在是擠不上乾淨的背景,只好用其他也在對鏡微笑的觀光客作第二背景,湊合拍了幾張。。好玩的是,不只是我,看來大家都有愛摸來摸去的習慣,殿前的石獅都被眾閒人的手摸成禿頭了。。。
 
  皇穹宇是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皇穹宇向南依次三塊石就是有名的 “三石”,導遊説如果面向皇穹宇再用力拍手一下,站在第一塊石皮上會聽到雄渾的回音,站在第二、第三塊石皮上會聽到兩、三次回聲。我當然也想要拍拍手試試看,可是有無數的人在上面拍個不停,加上人實在太多,挺吵的,根本聽不出有沒有回聲嘛。

  圜丘壇表面上看來很平凡,只是三段樓梯而已。可是這實際上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壇分三層,高1.6丈。中國古代認為9為數字之極,代表最尊貴之意,因此圜丘壇與9關係很密切,它的臺階或鋪地石皮數量都是9或9的倍數,連祭天大典的儀式過程都分9項,每項過程都有奏樂,皇帝和大臣們也要三跪九拜。 

  導遊接著介紹回音壁,説古時候的宮女受了委屈在墻壁旁邊偷偷哭,然後另一側會因為回音,所以被清楚地偷聽。不過,可能是因為太多觀光客都對著墻壁講悄悄話,所以。。。。回音壁被封起來了,聽不到回音了。。。。。
 
  玩完天壇以後,今天的外出行程就結束了。我已經成功謀殺我所有帶出來的底片了。。。。連地圖都拍了,夠當謀殺專家吧。。。。(圖十一)



圖十一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