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風俗
 
泰雅族 Atayal

  時間:2006-02-05 14:32    來源:     
 
 

 

  總人口數:約八萬七千多人

 

  主要分佈地區: 南投縣埔裏以北之南投縣仁愛鄉,臺中縣和平鄉,苗栗縣泰安鄉、南莊鄉,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桃園縣復興鄉,臺北縣烏來鄉,宜蘭縣大同鄉、南澳鄉,高雄縣三民鄉。 

 

  從南投濁水溪起,一直分佈到臺北縣、宜蘭縣的山居民族,是臺灣第二大族,也盤據了臺灣面積最廣的山地,在高山實施狩獵與火耕,文化原始而簡單,也沒有複雜的政治社會組織,只有一個稱為「GaGa」的共祭與復仇團體,男女在成年後有紋面習俗。本族受到山地散村式小部落的形態影響,導致群雄割據的局面,即使同族不同部落亦會因爭奪獵場而互相爭戰,族人天性勇猛,且因為小部落的社會制約少,族性偏向個人主義,自古就是清軍與日軍最苦惱的討伐對象。在日本人強力壓制下,最具代表性的族群圖騰-紋面習俗,從民國廿年後就幾乎消失不見。

 

  本族又分成兩大亞族,人類學者以其對異族「人」的發音不同,而區分成「賽考列克」與「澤敖利」兩亞族,前者以北港溪上游斯巴陽臺地的「賓斯布甘(Pinsbuqan)」巨岩為發祥地,分佈于中海拔高山,後者以大霸尖山之「把爸.瓦尬(Papawaga)」為發祥地,分佈于從南投到新竹尖石等接近平地的低山帶。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