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原住民風俗
 
鄒族 Tsou

  時間:2006-02-05 14:10    來源:     
 
 

 

   總人口數:約五千九百多人

 

  主要分佈地區: 嘉義縣阿里山鄉、高雄縣三民鄉、桃源鄉。 

 

  鄒族可分成阿里山鄒族,以及人數稀少、分佈在荖濃溪中游的南鄒族沙魯阿群與卡那布群。阿里山鄒族分佈在玉山南北兩側,是以父系嫡長子為核心的定居性部落,由創社氏族嫡長擔任部落首長,再和各氏族的長老舉行會議共議大事,男性年滿十三歲就送入男子集會所集訓,這座集會所也是族中男性議決政務和從事軍事行動的中樞,負責戰士的教育和指揮。其部落組織是以一座擁有男子集會所的大社為核心,週邊再由小社和更邊緣的耕地小屋構成,共同發揮保護大社的作用。目前僅余達邦、特富野兩大社,昔日的伊姆茲、鹿株兩大社已經廢社。

 

  鄒族擁有男子婚後要與妻子在娘家義務工作三年,以充當聘金的“服役婚”習俗。本族在歷史上和布農族因為爭奪獵場而成為世仇,不過卻非常積極與荷蘭、日本、國民黨等強大的外來勢力外交接觸,也因此在過去兩百多年之間,頻頻因為漢人攜入的天花而消失至少一半的人口。“Mayasvi-俗稱戰祭”是鄒族目前最盛大的傳統祭典。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