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與中國近代苦難史
 
 
  來源:      日期:2006-07-05 13:56

 

  今天天氣看起來比較沒有那麼熱,所以我的心情比較好了。行程是到皇家園林頤和園去遊覽。我本來以為頤和園是比較“好命”的,不像苦命被燒的圓明園。到了頤和園聽介紹的導遊説,才知道頤和園比圓明園更倒楣。雖然處在山光水色之中,可是,但是那種歷史沉重感又回到我身上了。
                                  
  頤和園雖然沒有任何被破壞的痕跡,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頤和園的前身—清漪園,在十八世紀中就建成,可是,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燬,後來重建,改名頤和園。在八國聯軍的時候,又被破壞了。1902年再次修復。一燒,一毀,這些末代君主,怎麼就沒有從京城的淪陷中得到一絲一毫的教訓呢?尤其是1902年的修復,是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來修花園的….想到這裡,實在對中國近代的苦難史深有感觸。
                                  
  可能因為是暑假,所以頤和園的觀光客非常之多,外國人,中國人的都有。再加上臺灣人熱愛拍照的不良習慣,我跟朋友多次掉隊。解釋一下好了。拍照嘛,當然是希望自己笑瞇瞇的在景點前面美美的被拍,可是因為每一個景點前面都有很多人在拍,所以年幼無知的我們天真的想等人少一點再拍。等了一會,人還是多…不甘心,所以繼續等……最後放棄,決定把人群當背景拍好照片的時候,同營的人早就跟隨著導遊走光了。

  因為老是掉隊,所以我是在草草的迷路中逛完頤和園,我的歷史遐想以及民族沉重感僅只于一開始進園的時候,因為只有那時候真正的跟在導遊先生附近聽他説。真丟人啊!

                                                                                
                                                                                                  ——臺北 bobo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美術編輯: 高媛媛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