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會堂模擬“胡連會”歷史時刻(圖)
 
 
  來源:      日期:2006-08-13 09:41

 

 

模擬“胡連會”歷史時刻

 

台灣網713日北京消息   今天,參加全國臺聯2006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的臺灣青年學生,走進氣勢恢宏的人民大會堂參觀。

 

走出人民大會堂的途中,經過一個大廳,走在十字交錯的紅地毯上,一位學生忽然發現,“這裡是胡錦濤接見連戰的地方唉!”接著便興奮地和另一位同學莊重地扮起“胡連會”握手的歷史畫面,拍照留念。旁邊的同學還在糾正:“人家接見的時候沒有像你這樣,一隻手插在口袋裏扮酷”。

 

資料:

 

人民大會堂位於天安門廣場西側,佔地15公頃,總建築面積達17.18萬平方米,平面呈山字形。主要由大會堂、宴會廳、人大常委辦公樓3個部分組成。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的地方,也是國家領導人和人民群眾舉行政治、外交活動的場所。大會堂由東面入口,場寬76米,深60米,共有固定座位9770個,會場主席臺可容納300人就座。吊頂與墻壁之間全部用圓角相交,達到了渾然一體、水天一色的效果。吊頂中央高懸紅五角星燈,四週是用鎦金製成的光芒和向日葵花瓣。整個會場烘托出一種團結向上的氣勢。宴會廳由北面入口,設置在二樓,是接待世界各國貴賓和友人的場所,面積達7000平方米,有座席5000個。人大常委會辦公樓由南面入口,內設常委會會議廳、大會議廳和外國使節接待廳等。人民大會堂中還有以各省市、自治區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命名的35個廳室。

 

19599月,為迎接國慶10週年,建設者僅用10個月時間就建成的人民大會堂,是北京十大建築之一。 (文萃)

 
編輯: 李丹    
  查看/發表評論
 

美術編輯: 高媛媛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