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夏令營開啟文化之旅 感受頤和園深厚底蘊
 
 
  來源:      日期:2006-07-14 00:32

 

  

皇家園林中詼諧搞怪

大步向前進

喂魚——偷得浮生半日閒

  中國臺台灣網7月14日消息     昨天,2006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開始了“文化底蘊”之旅。繼遊覽故宮後,大家來到了有“夏宮”之稱的皇家園林頤和園,親自感受這份世界文化遺産雄渾深厚的底蘊。一位營員對頤和園的評價頗具新意:“參觀故宮後,覺得做皇帝好無聊,好沒情趣。看過頤和園,才知道他們果然過的是神仙般的日子!”

  昨天北京的天氣雖然悶熱,當從東宮門進入古樹蔥蘢的頤和園後,營員們立刻變得興奮,穿梭于雕梁畫棟的庭院之間,透過花窗遙望昆明湖碧波盪漾。每一塊匾額,每一款雕花都讓他們驚嘆不已。面對撲面而來的景致,即使搞不清其中蘊藏的精髓、包含的故事,大家也要先用快門記錄下來再細細品味。一位營員表示:“我無法了解它蘊含的全部意義,但可以領會它的美感,很大氣很流暢。”

  頤和園作為清朝最負盛名的皇家園林,亭臺樓閣、一草一木流傳的故事古今聞名。當記者詢問一位臺灣女孩是否知道頤和園蘊藏的故事時,沒料到竟“正中下懷”,“頤和園最精粹的部分是長廊,上面的彩繪講述了豐富的歷史故事,像《水滸》、《三國》中的片段,還有很多美麗傳説,我有讀過頤和園長廊的故事集。可惜現在長廊在修繕,太遺憾了。”

  由於時間有限,營員行走的路線難以覆蓋所有精彩景點。來自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林怡君為無法踏上十七孔橋而略顯無奈。記者見勢充當了一次導遊,為這位臺灣妹妹講述了十七孔橋與銅牛的傳説故事。沒料到激起她對民間傳説的無限興趣,一再詢問哪能買相關書籍。

  並不是所有營員都對頤和園蘊含的故事如此癡迷。大部分年輕人饒有興致地在湖邊喂魚、尖叫著合影,輕鬆詼諧地擺出各種誇張造型,傳統的深邃與現代的蓬勃在一瞬間交融。石舫、萬壽山下、蘇州街畔, 到處聚集著營員們雀躍的身影。興趣點雖有不同,但每個人無疑都被這座蘊含無限寶藏的園林所感染。

  “文化底蘊”之旅是歷屆夏令營活動的經典項目,旨在使營員們通過參觀遊覽文化遺産,了解中華歷史,感受傳統文化。今天,夏令營營員們將參觀北京傳統手工藝品製作地——京城百工坊,親身體驗傳統民間手工藝術的博大精深。(李徽)

  點擊進入專題:全國臺聯2006年臺胞青年千年夏令營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美術編輯: 高媛媛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