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青聯委員心寄兩岸三地青年教育與交流

時間:2010-08-29 20:15   來源:中新網

  24日下午,在京參加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11屆全體會議的代表分界別進行分組討論,學習領悟中央領導同志對大會的賀信、祝詞和團中央領導在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並就下一步如何開展青聯活動履行青聯職責展開深入探討。

  在分組討論開始前,香港代表團的青聯委員舉行簡短儀式為23日在菲律賓人質事件中遇難的香港同胞默哀,深切哀悼在這次人質事件中罹難的同胞。

  著名主持人吳小莉在小組發言中説,這次作為青聯委員出席會議深感肩上的責任,作為青年的榜樣與楷模更要注重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舉止,一言一行中要為青年人樹立榜樣,所以必須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她表示對陸昊書記在講話中要求青聯要引導青年人把個人的追求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深表認同,她發現在這一點在香港青少年身上表現得還不足,下一步在香港應加強這一方面的教育,讓青少年認識到精神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記者注意到包括香港代表團在內,這次與會的青聯委員大部分為“70後”,但是他們的目光卻更多的聚焦在“80後”、“90後”的身上。

  面對“80後”、“90後”青年活躍的思想狀態,不少委員都指出下一步必須加強做好內地與港澳臺青年之間的交流,利用青聯這個平臺多為港澳臺青年創造到內地交流學習的機會,多到祖國走一走、看一看,特別是深入到貧困地區多做了解,全面了解祖國的國情,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對祖國的認同感。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總幹事蘇祉祺指出,青年工作尤為重要,贏得青年就贏得了未來,對青年的教育要堅持“知、情、義、行”的步驟循序漸進,只有讓香港青少年對祖國有足夠了解他們才會油然而生情,有感情後對祖國才有大義,大義支撐下的青少年才會行動起來熱愛祖國。但他同時指出,對於青年人要求同存異,尊重其差異性的存在,不能搞灌輸教育,要注重方式的靈活性,特別注意發揮網路在青少年教育方面的作用。

  對於有委員提到當前香港大學生內地實習團在北京、上海、大連三地開展活動以來取得的成功經驗,吳小莉指出,臺灣的大學生也非常希望能到內地實習,而且臺灣學生在用普通話交流方面會更佔優勢,下一步希望這個活動能把臺灣學生包括進來,增加兩岸三地青年之間的交流。

  在臺灣與福建代表團的討論會上,不少臺胞代表指出,他們作為臺灣青年人的代表深深感受到黨和國家對臺灣臺同胞的重視,多年來為內地與臺灣青年的交流提供了許多平臺,這樣的交流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增進青年之間的了解和感情。作為青聯委員,他們一定會謹記自身的責任,盡好作為一名青聯委員的職責。

  在澳門代表團的討論會上,澳門大學社會與人文科學學院傳播係助理教授林玉鳳談到,她發現當前內地“80後”“90後”青年學生的權利意識越來越強烈,知道注意如何保護自身的權利,與以往的印象相比,她認為這是內地青年這幾年較為突出的變化。 (郭金超)

編輯:石宏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