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地方基層民意代表參訪湖南
字號:
經濟技術基礎

  時間:2006-06-17 10:55    來源:     
 
 

  湖南經過改革開放20 多年的經濟建設,取得輝煌的成績。2002年國內生産值( GDP)4340.94億元,第一、二、三産業比重分別為19.5%,39.9%,40.6%,國內生産值(GDP)居全國第12位。

1.農業方面

  農業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自古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説。主要農副産品産量居全國比較領先的地位。水稻、苧麻、茶油、桐油産量居全國第一,牲豬居全國第二,茶葉居全國第四,柑桔、烤煙、淡水魚等産量都在全國前十位以內。全省建有商品糧基地50個,商品棉基地18個,良種豬基地65個,油料基地3個,糖基地2個,商品魚基地30余萬畝。2002年全年糧食總産量2501.3萬噸,棉花15.3萬噸,出欄肉豬6461.24萬頭,出欄牛羊8130萬頭,水産品産量149.55萬噸,油料119.07萬噸,水果432.7萬噸。全省活立木蓄積量3.14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3.1%。

2.工業方面

  工業已逐步形成門類齊全的體系。200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1440.8億元,在國家規定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和197個中類中,湖南有39個大類和188個中類。機械、食品、化工、冶金、苧麻紡織、能源、建材7大部門是湖南工業的主要支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09.23億元,其中重工業增加值405.42億元,輕工業增加值303.80億元。主要工業産品已形成較大的生産能力。2002年水泥産量2746.5萬噸,成品鋼材487.71萬噸。62種主要工業産品産量有近30種居全國的前10位,其中鉛、鋅、銻居第一位,農藥、鐵路貨車居第二位,捲煙單箱利稅居第二位,硫酸、化肥、木材、鐵合金、機制紙及紙板、原煤、水泥都在前10位以內。

3.對外經貿方面

  對外經貿的經營體系已全面配套。截至2002年底,全省共有各類具有進出口經營資格的企業976家,有糧油、紡織、工藝、苧麻、絲綢、花炮、機械、土畜、化工、茶葉、輕工、冶金、醫保、五礦、汽車、有色、電子等外貿、工貿省級進出口企業80余家, 還有一批三資企業和生産供貨企業。2002年全省進出口總額28.76億美元,其中出口17.95億美元,進口10.81億美元。目前已與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往來,已開發外貿出口商品3000 余種,其中鋅錳鉛銻等有色金屬、紡織品、服裝、化工産品、彩色顯像管、花炮、陶瓷、鐵合金、鋼材、大米、鞋帽、牲豬、蔬菜製品、箱包、茶葉、石墨等50多種大宗商品年出口額超過1000萬美元。利用外資方面,到2002年末,全省累計批准直接外商投資企業6464家,合同利用外資金額96.7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70.84億美元。

4.科教文衛方面

  科教興湘進程加快,科研成果顯著。長沙軟體園列入國家軟體園基地,岳麓山大學科技園由國家授牌。2002年,全省共取得各類科研成果900項。全省高新技術産品産值為750億元,全省擁有各類科學研究開發機構212個,省級重點實室27個。2002年末,在湘“兩院”院士達到43人,擁有重點和普通高校60所,在校學生41.94萬人,全省醫療衛生機構4210個,床位數14.68萬張。一些重大科研成果,如雜交水稻、銀河巨型電腦、試管嬰兒等已在世界佔領先地位。

來源:投資湖南網站

編輯:木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