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地方基層民意代表參訪湖南
字號:
高雄基層民代參訪常德桃花源 感受文化田園(圖)

  時間:2007-05-28 09:18    來源:     
 
 


高雄基層民意代表參訪常德桃花源,李厚業和里長們進入“淵明祠”。

  台灣網5月27日桃源消息  “千載尋覓避秦地,人間仙境桃花源”。在湘參訪的高雄基層民意代表昨天到達常德桃源,探訪《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仙境,感受陶令公的豁達、亮節與才情凝聚起的一片文化田園。

  桃花源已有1600餘年的歷史,現有神化故鄉桃仙嶺、道教聖地桃源山、福地洞天桃花山、世外桃源園秦人村四個景區近百個景點,里長們重點參訪了桃仙嶺和秦人村。

  始入景區,一條石子小徑便曲折蜿蜒于數百步桃林之中。此時雖無桃花紅艷,卻也“芳草鮮美”,讓人頓覺氣爽神清。

  走出桃林,徐步向前拾階而上,雕刻有陶淵明東籬採菊、遠望南山俊逸身形的石碑映入眼簾,目光越過石碑仰望,“淵明祠”三個大字懸于雕梁。祠內雕刻有陶令公半身像和其佳作,1600多年前這位東晉先賢的才情智慧,感動了今日遠道而來的臺灣炎黃子孫。

  東晉以來歷代品評陶翁的眾多名家之言收于景區集賢祠內,與表現陶翁“官可挂、印可拋、腰不可折”亮節風骨的對聯相映生輝。參訪團的黃丁財老先生抄寫不停,副團長羅莉萍則感慨,一個集賢祠,可以感受到中華文化的深邃意境和源遠流長。

  相較于陶詩和品陶者的頌揚帶來的文化感悟,世外桃源秦人村的田園之美和獨特民俗,則讓臺灣客人愉悅歡快。

  參訪團團長李厚業頭上草帽一頂頗具農人風采,副團長羅莉萍唱功不俗一路山歌抒懷,團員們説笑不停、拍照不斷,觀看秦人村民俗表演時,兩名里長還過了把“新郎官”的癮,配合演員為大家奉上一場秦人村的“婚禮”,展現了獨特民俗風情。

   李厚業説,大家嚮往桃花源已久,耳聞不如一見,這次有機會親臨,確實覺得名不虛傳。(鐘寶華)

                              編輯:大徐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