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參訪團遊賈誼故居 追溯湖湘文化源頭(組圖)

時間:2009-02-24 07:02   來源:台灣網

 

臺南地方民意代表、里長們參訪長沙最古老的古跡賈誼故居(李傑 攝)

 

  台灣網2月24日長沙消息 昨天下午,來自臺南市的地方民意代表團參觀了長沙市賈誼故居。

  走進坐落于長沙市太平街上的賈誼故居,一排熱鬧的店舖中露出一段青灰色的磚墻,中間兩扇黑漆大門顯得並不起眼,但是,它卻是長沙最古的古跡,至今已有2100多年曆史,被譽為湖湘文化的源頭。

  一進大門左手方向會看到著名的太傅井,傳説是賈誼親手所鑿,井口上小下大,形狀像一個壺,這口井保存了兩千多年,也是中國保存時間與使用時間最長的一口古井。故居內其他主要景點有門樓、賈太傅祠、太傅殿、尋秋草堂、《賈誼生平事跡陳列》等。

  頗有意趣的是,在長沙這個歷史文化名城,就連路邊的特産店大門口都會經常看到挂有對聯,而賈誼故居的大門上卻沒有對聯。據説這是因為賈誼的地位太神聖,任何人都不敢把自己寫的對聯挂在前面。現在的“賈太傅祠”匾是趙樸初先生最後的墨跡。故居裏的碑廊刻有不少咏賈誼的詩,可以看到很多名家手筆。
  
  賈誼曾經在長沙居住了四年多,他在被貶長沙時寫下了千古名篇《吊屈原賦》、《鵬鳥賦》,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故後人稱其為“賈長沙”;他的政論作品《過秦論》、《治安策》和《論積貯疏》是中國文學史上膾炙人口的名篇。他提出的治國方法及國防、民本、農本和教育思想也為後人推崇,對湖南文化有著特殊的影響力。

 

  賈誼出生於西元前200年,是中國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思想家、文學家,本是今河南洛陽人,早年極受漢文帝賞識,數度欲被委任公卿高位,因權臣不容,改任長沙王太傅。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博。西元前169年,梁懷王不幸墜馬而死。賈誼認為自己作為梁懷王的太傅沒有盡到責任,也于西元前168年因傷感過度而逝,死時年僅33歲。(李傑)

 

 

 

瞻仰賈誼塑像(李傑 攝)

 

 

賈太傅祠內賈誼青年時代的塑像(李傑 攝)

 

 

太傅殿(李傑 攝)

 

 

故居內古樸典雅的建築風格(李傑 攝)

 

 

觀看賈誼生平事跡陳列(李傑 攝)

 

 

參訪團成員在院內盛開的花木前留影(李傑 攝)

 

 

趙樸初先生為賈太傅祠手書的匾額(李傑 攝)

 

 

臺南參訪團成員在賈誼故居參訪(李傑 攝)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