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探討湖南精神 一脈文化鍛造湘臺精英

時間:2008-06-03 13:01   來源:台灣網

  李厚業(左四)、臺灣名嘴葉耀鵬(左三)、長沙市臺協會長鄭聰俊(左二)在岳麓書院與書院院長朱漢民(左一)座談。(攝影 董潔)

  台灣網6月3日消息     6月1日的岳麓書院風輕雲淡,臺灣高雄各省同鄉會聯合會總會長李厚業、臺灣著名時事評論員葉耀鵬、長沙市臺商協會會長鄭聰俊、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朱漢民等兩岸“湖南人”相聚一堂,熱議湖湘文化對楚地英才的深刻影響。

 

  “無湘不成軍”、“湘女多情”,第一次來到湖南的葉耀鵬表示這兩句話在臺灣人盡皆知。他表示,“楚才盡用”的成語流傳百年,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湖南一直是個人才輩出之地,人傑地靈,山水秀麗的湖南孕育出許多人才,曾國藩、毛澤東、朱鎔基都是傑出的表率,“而在臺灣政壇,馬英九、宋楚瑜、劉兆玄便是臺灣楚才的代表,馬英九身上那種擇善固執的精神,不輕易妥協、不為利誘的湖南人特質,使得一些美好的精神和傳統在臺灣得以傳承下去。”

 

  祖籍湖南的李厚業先生眼中,不管是湖南人還是在臺湘籍同胞,熱情、豪爽、倔強的性情是共通的。“倔強的騾子”是兩岸湖南人共同的精神特點。

 

  “烏紗可以不要,要做該做的事情,馬英九、宋楚瑜將湖南人的‘騾子’特徵表現的淋漓盡致。”葉耀鵬對李厚業所總結的湖南人性特徵十分認同。

  李厚業還特別展示了他此行的特別“收穫”——馬英九父親馬鶴淩先生在衡陽岳雲中學就讀時的在校資料和一封書信,他表示返臺後將把這些東西轉交給馬英九。

   “我是新湖南人!”,已在湖南經商16年的鄭聰俊當初因為橘子洲頭上毛澤東那首氣勢磅薄的《沁園春 雪》而紮根於此。作為一名商人,他認為從商業的角度看湖南並不僅是在文化上表現突出,“現在的出版湘軍、文化湘軍、電視湘軍等都是具有敢拼敢闖的湖南人開創出來的。”

  作為岳麓書院這所千年學府的現任“掌門人”,朱漢民教授對湖湘文化有著深入研究。“湖南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文化氛圍催生了湖湘文化,湖湘文化又讓湖南人具有了一種為達到理想而不輕言放棄的執著精神,於是有了一批又一批成功的湖南人。”

 

  李厚業表示:兩岸“湖南人”共有的品質均係中華文化所影響,“我們同屬於中華民族,同受中華文化影響,這一點是無法改變的。”

 

  湘臺地理位置雖然遙遠,歷史淵源卻十分深厚。據悉,如今的在臺湘籍同胞已達50萬眾,成就斐然。(董潔)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