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位於臺灣省西南濱海平原南端,是臺灣重要農業及蔗糖産區,臺灣第四大城市。

時間:2009-02-18 10:37   來源:台灣網

 

臺南市赤嵌樓

 

  臺南市位於臺灣省西南濱海平原南端,是臺灣重要農業及蔗糖産區,臺灣第四大城市。臺南是臺灣最早形成的城市,明天啟四年( 1624 年)起被荷蘭侵略者佔據,先後在西岸建“熱蘭遮”和“普羅文查”兩城堡,明末( 1662 年)鄭成功大軍入臺驅荷,並以臺南為開發臺灣基地,以赤嵌(即“普羅文查”)為承天府治,稱“東都”,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統一台灣後,改設臺灣府,後改臺灣道,皆以此為全臺政治中心,建省後,省會移設臺北府(今臺北市),此地改稱臺南府,為臺灣南部中心城市。

  臺南市舊名赤崁,位於臺灣西南海岸,嘉南平原南端。面積176平方公里,人口63萬,是臺灣第四大城市。全區地勢平坦,地形北闊南尖,曾文、鹿耳門、鹽水、二仁四溪流貫其境,形成平原與沼地交錯的低緩地帶。

  臺南開發甚早,隨著移民的到來,臺南市街面貌才逐漸形成。"一府、二鹿、三艋岬"的盛景因運而生。臺南市是著名的歷史古城,明清時為臺灣首府,至今仍保留著眾多的文物古跡,有"五步一神"、"三步一廟"之喻。

  在現代化的腳步中,臺南古都呈現新舊雜陳的都市景觀;明、清官宅、廟宇、傳統閩式民宅,西式建築風格,夾雜在嶄新而高大的現代樓房之中,於是在水泥叢林中踏訪古跡,便成為尋訪台南府城最深刻的印象。若以臺南火車站為界,市區西南部是古跡匯集處,包含昔日的行政中心赤嵌樓、全臺首學孔廟、延平郡王祠等歷史舊構都分佈於此;東區市容深受日據市區改正的影響,成大校園、臺南神學院等學術機構連成一片,是為府城文教重鎮,此外,清代所砌築的城樓、城垣,仍可在此尋獲蹤跡;西區一帶車水馬龍商鋪林立,昔日港道淹沒老街窄巷中,滄海桑田一詞在此作了最佳的印證;西郊安平地區為臺灣發祥地,此地雖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安平老街、舊聚落、古堡、炮臺、行商洋樓、漁港……,依然散發著幽幽古意。

  食之旅,也是臺南之旅不可遺漏的行程,臺南市小吃特産之多,聞名全臺,度小月擔仔面、再發號肉粽、棺材板、舊永瑞珍的臺式喜餅、祿記的包子、黑橋牌香腸……,林林總總,不勝枚舉,且都是歷史悠久的老店。在尋訪歷史軌跡之餘,再嘗嘗齊享盛名的臺南小吃,將更不虛此行。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