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300多名臺灣師生江蘇行
 
 
  來源:      日期:2005-07-23 14:37

 

  主持人李紅:日前,300多名臺灣師生來了到江蘇省,與大陸的100多名師生共同參加了為期4天的“海峽兩岸錦繡江蘇夏令營”活動。江蘇與臺灣兩地每年都會舉辦“海峽兩岸錦繡江蘇夏令營”,而這一次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那麼,臺灣的師生在江蘇去了哪些地方?又看到了些什麼?有著怎樣的感受?請跟我們的錄影機鏡頭一起到江蘇去看一看。 

  7月7日上午,來自海峽兩岸的500多名師生在江蘇南京中山陵參加了“海峽兩岸師生錦繡江蘇夏令營”開營儀式。儘管夏令營的開營儀式是在雨中進行的,但這綿綿細雨絲毫沒有影響同學們的熱情。江蘇省領導向來自臺灣的師生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開營儀式上,巨型油畫《華夏多嬌》的揭幕,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這幅畫的長度有303米,創下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它的主畫部分有4米多高,由長城、日月潭等兩岸著名景點組成,是由兩岸青少年共同創作完成的。在現場,兩岸師生還以放飛500隻和平鴿的方式,表達了他們期盼兩岸永久和平的願望。 

  江蘇省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地處長江淮河流域下游,總面積10.26萬平方公里,人口七千多萬。江蘇歷史悠久,古跡遍佈大江南北。大陸99座歷史文化名城,江蘇有7座,省會南京更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這裡不僅有春秋時期的地面建築遺址、六朝石刻等古代雕刻藝術瑰寶,還有被考古界稱為三大奇跡的“西漢兵馬俑”;以及眾多的近代歷史紀念地,如:太平天國府、總統府、中山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參加“海峽兩岸錦繡江蘇夏令營”活動的500多名師生在江蘇期間,將分成四個分團,赴江蘇各地進行遊覽參觀。學生遊覽的城市包括了南京、蘇州、揚州、連雲港、無錫、徐州、淮安等城市。在南京著名的歷史遺跡總統府,臺灣學生被這裡厚重的歷史氛圍深深吸引。南京總統府迄今已經由600多年的歷史,它曾先後作為清朝兩江總督署、太平天國天朝宮殿、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辦公室、國民政府行政院及總統府。從1840年到1949年,標誌著中國近代史開端和終點的兩個重大事件都可由它見證,在南京眾多的名勝古跡中凸顯出與眾不同的歷史價值。在南京期間,臺灣學生還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這裡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的叢葬地,為悼念死難同胞,南京人民在這裡通過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再現南京大屠殺慘案的歷史。來自臺灣成功大學的盛嘉升同學説,紀念館裏展現的沉痛歷史令臺灣學生們震驚。 

  同期: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我們從一些書本上一定都到有這方面的資訊,可是你説像今天這樣直接來看的話,就是直接你眼睛看到,不是單純看文字上的敘述,我相信震撼是蠻大的。好像剛剛下面有一塊它直接把地層剖開給你看到,當時的情況就是這樣,你就可以回想到以前。骨頭,他們屍體就是這樣子堆,他們就是這麼樣的殘忍。那相信不止我一個人的震撼,我相信所有的跟我一起來的團員,一定會感受到這一份應該説憤慨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侵略軍在中國南京進行的六個星期屠殺三十多萬中國人的黑暗一幕,無疑是人類戰爭史上罕見的恐怖暴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這一人類悲劇的現場遺存。自開館以來,該館每年接待的遊人達六十萬人次,累計已超過了千萬人。現在它已成為國際間祈求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7月8日,參加“錦繡江蘇夏令營”活動的部分師生來到了美麗的蘇州繼續遊覽參觀。這裡的千年古剎寒山寺、以“唐伯虎點秋香”典故而聞名的虎丘、以及素有“古代橋梁博物館”之稱的甪直等景點,都給師生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臺灣的教師告訴記者,一路走來眼見的是歷史、耳聽的是歷史,師生們徜徉在歷史的氛圍中,深感它的博大精深。 

  同期:聽的是歷史,看的是歷史,而實際腳踏的是歷史。來這邊看書本,以前看的地理風景以及歷史文物、來這邊的話實地去感受,像拙政園,或者是虎丘啊,唐伯虎秋香啊之類的,什麼頑石點頭,試劍石之類的,聽了很多的歷史,感覺還是不錯。 

  臺灣的同學告訴記者,甪直有一個難寫的地名,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地方,這裡滲透的典型的江南水鄉文化令他們記憶深刻。從西元502年甪直鎮的形成,到宋元時期,甪直鎮成為商家雲集、市場繁榮的水鄉集市,2500年的歷史沉積為這座江南古鎮平添了幾分古典的風韻。彎彎的河道環繞著甪直古鎮,一平方公里的甪直古鎮分佈著宋、元、明、清時期的各式石拱橋,這些古橋造型各異,有多孔的大石橋、獨孔的小石橋等,被譽為“古代的橋梁博物館”。最令參加“錦繡江蘇夏令營”活動的臺灣師生感到意外的,要數華西村的參觀遊覽了。7月9日,臺灣師生來到了素有“華夏第一村”美譽的華西村,華西村有0.96平方公里,80多戶人家,1500多村民。參加“海峽兩岸錦繡江蘇夏令營”活動的師生們首先登上了華西村的標誌性建築——金塔,俯瞰全村的風貌, 只見一棟棟別墅隨處可見。臺灣的師生們感慨地説,華西村給了他們深刻的印象,沒有想到大陸的農村這麼有規劃有設計,他們要用手中的相機盡可能拍下眼見的一切,回去後,他們要把這份驚喜告訴給她的家人和朋友。 

  同期:這個農村真是太棒了。因為在臺灣絕對不可能有這樣子的類型的農村。為什麼,因為我覺得這個農村是有規劃過的,而且它的綠化做得很好,會讓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錢的農村。他們最低的存款都有四、五十萬,那高的就不用説了。所以這真的是一個很棒的農村,我個人這麼覺得。我到金塔上去的時候,到十五層樓的時候,我第一眼看到,我真的很震驚,我非常震驚。所以我很快拿出我的照相機,我就覺得我一定要拍回去給我的家人看。

  參加“錦繡江蘇夏令營”活動的臺灣師生大部分是第一次來到大陸,對大陸的印象還停留在書本上的認知。在江蘇的為期五天的參觀訪問中,給了他們太多的意外。他們沒有想到這裡的歷史文物保存得如此完整,沒有想到這裡的交通如此發達,沒有想到人們的生活水準如此富足。總之,太多的“沒有想到”讓他們留連忘返。來自臺灣的林志峰老師説。 

  同期: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來,覺得很興奮,也很高興。也許以前在課本裏面,可能停留在幾十年前的印象了。但是我就發現進步蠻大的,不管是鐵路、公路、運輸,或者甚至於房子啦,或者其他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發展得很好,很快。 

  為了讓兩岸的師生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互動,江蘇省臺辦在夏令營期間特別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聯歡晚宴。晚宴上,兩岸師生載歌載舞、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南京藝術學院的18名學生表演的《頂碗舞》讓臺灣的學生目不轉睛,已經無暇顧及美食佳肴了。來自臺灣原住民地區的學生帶來的少數民族歌舞也讓大陸的學生眼前一亮。現場表演的原住民學生來自臺灣省關山工商原住民舞蹈團,他們在臺灣也是大有名氣。臺灣的院校每年都會舉辦中華民族舞蹈比賽,截至今年,關山工商原住民舞蹈團9度榮獲了高中組的冠軍。從現場的氣氛中,不難看出原住民學生的熱情舞蹈,也博得了大陸師生的讚賞。 

  為了讓每位師生都能感受到參與的樂趣,在"海峽兩岸師生錦繡江蘇夏令營"聯歡晚宴上,特別為師生們設計了“知識問答”現場竟猜節目。 

  同期:“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首詩它的名字大家都知道,叫做《烏衣巷》。那麼它的作者是誰?

  同期:這桌好多人舉手

  同期:劉禹錫。 

  同期:恭喜答對了。
 
  相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文學愛好,使得現場的竟猜氣氛不斷升溫,在爭相搶答這些早已倒背如流的古代、現代詩人的作品時,學生們很快融合在了親情和鄉情的氛圍中。原住民同學身穿的艷麗的服飾也讓大陸的學生感到新奇,不少大陸同學紛紛邀請他們合影留念。説起兩岸同學的交流,來自南京大學的孫一寧告訴記者: 

  同期:一開始還是有一點點陌生,但是經過交談之後,會發現我們的血脈是一樣的,我們有相同的文化底蘊,在聊兩句之後發現會很快地就能熟悉起來,而且聊得都很開心。 

  儘管五天的江蘇之行很快就過去了,但兩岸師生卻在這短暫的時間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離別之際,兩岸師生依依不捨,大家動情地拉起手,一起舞出了血脈相連的手足親情。 

  結束語:2005年度“海峽兩岸錦繡江蘇夏令營”活動期間,海峽兩岸的廣大師生領略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了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城鄉的新變化、新面貌,度過了一次充實而有意義的江蘇之旅。感謝收看今天的節目,下期節目我們再見。(編導:安倍含李佳駿;攝像:張宇     陸樹鑫)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