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灣陜西兩地尋求中草藥産業合作

時間:2010-08-18 14:54   來源:新華網

  從原料、技術到品牌、産銷,一條中草藥産業鏈有望在陜西和臺灣之間形成。此間舉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陜西)經貿科技合作大會上,陜臺兩地積極尋求中草藥産業優勢互補,使其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新亮點。

  據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林偉介紹,陜西地處南北交界地區,植物資源豐富,全國364個中藥材重點品種中,陜西涵蓋了283種。包括天麻、丹參、山茱萸、杜仲、絞股藍、板藍根在內的中藥材,産量和品質都在全國處於優勢地位。

  陜西“中藥寶庫”的資源優勢,吸引了臺灣業者的目光。此次海峽兩岸(陜西)經貿科技合作大會上,近20位來自臺灣的中草藥原料、制藥、保健食品業者,以及協商兩岸中草藥認證和貿易的代表前來尋找商機。

  臺灣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經理王寒柏表示,由於地域限制,臺灣中草藥原料大部分依賴進口。同時,臺灣中草藥及保健食品的産值相當高,成熟的産銷模式及外銷渠道或為大陸中草藥産地和企業所不及。

  在17日舉行的兩岸經貿科技合作大會中草藥分團座談會上,臺灣中衛發展中心總經理蘇錦夥認為,兩岸應積極運用陜西中草藥庫産地資源優勢以及大陸保健養生急速成長的內需市場,加上臺灣有機農業生産加工與生物技術能力,以農工商綜合示範園區的運營模式,共同發展品牌、技術與産銷平臺,開拓面向全球中草藥市場的商機。

  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管處處長白安亞説,陜西目前正積極謀求提升中草藥産業競爭力。陜西南部已建成面積400萬畝的中藥材基地,同時也在推進中藥産業園區建設。此外,在中藥創新研究和市場拓展方面,也與臺灣業界的發展思路不謀而合。

  除了對接産業合作構想,兩岸業者也緊鑼密鼓開展實際工作。在陜西參會期間,臺灣中草藥團代表將趕赴陜西南部的漢中、商洛兩市進行實地考察。臺灣中衛中心有關人士透露,他們預計在今年底之前會促成陜臺兩岸業者簽訂5項合作意向書。陜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臺灣中衛中心也都表示,下一步會通過各自渠道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框架下為中草藥産業合作爭取更大空間。

  對於中草藥産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兩岸業者也表現出同樣的眼光和雄心。“和大陸業者的努力方向一樣,我們的目標也不僅僅是華人圈,而是要通過兩岸合作推出更好的産品,讓中草藥走向國際市場。”王寒柏説。(記者謝方芳)

編輯:薛白璐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