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80余學者聚首西安研討兩岸新關係

時間:2010-08-05 14: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80余位兩岸及海外專家學者4日起連續兩天聚首古城西安,參加一年一度的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探討“ECFA與兩岸關係發展之展望”。

  研討會自1992年以來已持續舉辦19屆,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共同舉辦。

  6月30日,兩岸兩會簽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今次,兩岸專家學者也大多將探究的目光聚焦於此,主辦單位目前收到的60多篇論文中,對此有所涉獵者佔約6成:或論述兩岸簽ECFA的意涵與影響,或分析ECFA與兩岸互信,或展望ECFA後的兩岸政經新關係,其他則探討兩岸文教、新聞等交流,及臺灣社會的政治生態與民意等。

  在本屆研討會開幕式上,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致辭表示,綜觀當前形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呈現良好發展勢頭,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兩岸交往機制化和制度化進程不斷推進。為進一步鞏固並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推動兩岸關係全面正常化,他提出3點看法:進一步增進兩岸政治互信,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行穩致遠;以簽署ECFA為契機,全面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加強兩岸文教交流,增強中華民族認同和中華文化認同。

  梁國揚表示,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已走過19個年頭,成為海內外涉臺研究學者溝通情況、交流思想的重要平臺。19年來,我們目睹了兩岸關係在“臺獨”分裂勢力干擾下艱難前行,也見證了2008年5月以來兩岸關係撥雲見日,並步入和平發展軌道。他相信本屆研討會在兩岸簽署ECFA的背景下,圍繞兩岸經濟發展趨勢、兩岸文教交流的現狀與發展等議題進行研討,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開幕式後,臺灣銘傳大學教授楊開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所所長嚴安林、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瑋、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徐博東、臺灣中國統一聯盟文宣部長戚嘉林和上海浦東臺灣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分別發表了論壇。楊開煌表示,在後ECFA時代,逐漸會浮現出立體的兩岸關係,不僅僅表現為多層次、多渠道的兩岸交流,而且其複雜性也將遠大於現今。以往被扭曲的兩岸關係將逐步正常化,而美、日等外部因素也將重新評估多個議題,制訂政策。 (記者 黃少華)

編輯:吳捷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