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時電子報總編:Web2.0時代更需重視産品核心價值

時間:2009-07-08 18:07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8日北京消息 在2009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臺灣中時電子報總編輯陳彥豪提出網路媒體內容經營的“後Web2.0”理念,並以其精闢的分析與前瞻性的思考引發了熱烈討論。

  陳彥豪是臺灣少數兼備學術界和産業界背景的媒體人,對於網路內容經營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後Web2.0思維就是陳氏理論的重要內容。
   
  臺灣市場腹地相對狹小,媒體産業競爭環境相對激烈,把內容經營做到極致在業內被奉為制勝的法寶。但是,臺灣乃至整個世界網際網路內容經營者,都面臨著同一個難題,網路內容高度同質化。

  高度同質化的市場,要怎麼樣競爭、勝出呢?一個最基本的策略是:找到一個獨特的産品優勢,在産品的優勢上發展出異質化的特色。

  這種思維模式和競爭的策略基本上把焦點完全投注于本身的核心內容,在學術上叫做Web1.0的思考。有別於現在熱門的Web2.0概念,即利用廣大網民的力量來生産內容、並協助推播內容。

  由於Web2.0投資反應很快,經營者開始很自然的把原來投入到Web1.0的投資轉到Web2.0上,有的時候在資源分配上有一點失衡。

  “過於注重Web2.0會忽略Web1.0,也就是産品核心價值的提升。這個時候會碰到一個問題,網友基於核心價值不斷掉落,內容經營者靠推波助瀾的現象來産生效益時,網友串聯、抵制反制的效果是非常大的。”基於這一思考,陳彥豪認為應當反思當前Web2.0的操作模式,Web1.0和Web2.0要做相當適度的合作之後,才會把網路經營的效益能夠展現出來。

  陳彥豪的觀點是,Web2.0的確是要與網民建立起一個關係網路,但重點絕對不是利用網民對産品進行推波,更重要的一點是跟網民建立起關係網路。

  “一個經營網路內容的業者,必須把自己的産品經營到一種程度,讓網友覺得這個網站太好了,這個網站所做的産品太令我感動了,我的責任是要挺這個網路。”陳彥豪的表述直白且幽默。

  結合Web1.0與Web2.0的概念,營造出一種由內而外的挺的集體意識,這就是陳彥豪後Web2.0理念,也是新一代的網路行銷策略。借助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這一契機,陳彥豪在與兩岸業界精英分享心得的同時,也不忘呼籲,在醉心於Web2.0操作、享受Web2.0收益的同時,也不要忽視Web1.0的概念,時時刻刻對自己産品的核心價值投入相當的資源。(記者 張弛)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