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台灣網總經理劉曉輝:新形勢下兩岸網際網路發展的市場機會與影響力

時間:2009-07-09 17:01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7月9日北京消息 2009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7日下午在北京舉行“兩岸網際網路發展”分論壇。台灣網總經理兼總編輯劉曉輝發表了主題為《新形勢下兩岸網際網路發展的市場機會與影響力》的演講。全文如下:


  去年以來,在兩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轉折,取得突破性進展和一系列重要成果。兩岸恢復協商並相繼達成9項協議和1項共識,兩岸“三通”邁出了歷史性步伐,經濟交流合作迎來了新局面,各界交流交往出現了新面貌,兩岸關係已經步入了和平發展的軌道,展現出更為廣闊的光明前景。


  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形勢下,網際網路作為新興産業和傳播媒介,面臨著一個龐大市場機會。這個市場包括傳播兩岸資訊、服務兩岸需求、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順應大勢,發掘優長,兩岸網際網路業界應攜手合作,通過傳播高品質的網路資訊,提供多元實用的網路服務,把握機會,共同發展。下面我就此談幾點看法:


  一、網際網路市場資訊需求的新特點


  1、資訊受眾的廣泛性。當前,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了大部分人的家庭,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據有關資料介紹,當前,大陸網民人數達到3億,未來三四年有望達到5億。臺灣地區上網人口已突破1700多萬,上網比例超過70%,其中寬頻網路使用人數超過1300萬。兩岸網民是一個龐大的群體。


  大陸有研究表明,月收入大於2000元,年齡在25至40歲,且學歷在大專以上的群眾,他們在獲取資訊的渠道上首先是網際網路。他們是有一定社會行動影響力的群體。


  從我網的傳播實踐看,隨著近年來兩岸交流的日益熱絡以及兩岸經濟文化聯繫的日益緊密,兩岸受眾對相關資訊的需求顯得日益旺盛。大陸同胞十分關注兩岸關係發展,希望了解臺灣資訊;臺灣同胞同樣關心兩岸關係發展,也希望更多地獲取與大陸進行經濟、商務、科技、文化等交流資訊,以及在大陸求學、婚戀、旅遊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資訊。


  兩岸網民的規模化和資訊需求的廣泛性、趨同性,不斷增強兩岸網際網路市場的吸引力和擴張力,為市場提供了發展機遇與條件。


  2、資訊需求的特殊性。隨著兩岸關係持續沿著和平發展軌道前進,兩岸“三通”的實現,兩岸民眾交流的深入,形成了特殊的受眾群體。


  多年來在大陸投資的臺商及其親屬,不斷增加的在大陸就讀的臺生,以及往來兩岸探親旅遊的兩岸同胞,形成了網際網路行業相對固定的特殊受眾群體。


  他們對網際網路資訊的需求,既表現在對兩岸重大新聞事件的關注,也表現在對兩岸各方面實用資訊的渴求,更希望在網路社區裏體驗,在商務平臺上交易。


  積極為這個特殊群體提供實用性服務,應該成為兩岸網際網路業界的關注點和服務的重點。


  3、資訊價值的實用性。通過對大陸主要新聞和商業網站頁面瀏覽量的分析顯示,當前網友對新聞資訊的關注雖然仍居首位,同時投資招商、求學謀職、娛樂及電子商務等實用服務也在顯著上升,反映出資訊需求的實用性趨勢。


  越來越多的兩岸網民不僅可以通過網路實現資訊獲取、交友娛樂、資訊檢索等需求,更可以實現商務投資,受益兩岸交流的實惠,實現自身的福祉與利益。


  大陸居民赴臺遊沒有啟動時,大陸網民對臺灣多抱持好奇的心理,進行一般性的了解。現在,則是希望得到深度旅遊、精細旅遊的資訊。隨著在大陸就讀臺生的增多,他們不僅僅關心完成學業,更關心畢業後在大陸就業的資訊。這些都為網際網路傳播提出了新的市場機會。


  二、網際網路市場影響的新作用


  1、密切兩岸民眾的交流交往。網際網路的基本特點是快捷與分享,它提供了資訊傳播的無限可能性和受眾自由選擇的無限可能性。不論從資訊需求角度,還是從資訊滿足角度,網際網路對溝通兩岸民眾交流交往,具有跨時空的優勢,是最快捷便利的溝通渠道。透過網際網路這一載體,兩岸同胞可以頻繁地進行資訊交流,從而加深了解,增進共識,這種交流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意義重大。


  2、服務兩岸民眾的多元需求。網際網路服務已經延伸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網路購物、網路戀愛、網路尋親祭祖等豐富手段,可以滿足兩岸廣大網民多元化需求。兩岸“三通”的實現,解決了兩岸電子商務合作與發展中諸如物流成本高、配送時間長等關鍵問題。隨著兩岸交流與日俱增,電子商務將成為關鍵載體,能夠極大滿足兩岸經貿合作方面的需求。據有關方面的資料顯示,過去一年中,網路購物市場的增長趨勢明顯。目前大陸地區的網路購物用戶人數已經達到7400萬人,年增長率達到60%。但比較外國的發展狀況,仍有很大上升空間。特別是兩岸的金融合作將使兩岸電子商務的支付環節進一步完善。當物流與支付這兩項束縛已久的壁壘被徹底打通後,兩岸電子商務將進入了新的發展里程,成為兩岸經濟合作中引人矚目的增長點。


  3、推進兩岸的經濟文化建設。隨著網際網路應用向社會更深層次和更寬領域發展,對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網際網路將推動兩岸資訊化建設水準的提升,推動兩岸經濟文化産業的發展。網際網路對兩岸社會經濟文化建設的“助推”作用日益顯著。


  網際網路應用領域已形成了具有先導性的産業,網路媒體、網際網路資訊檢索、網路通信、網路社區、網路娛樂、電子商務、網路金融等及其衍生服務領域和功能,都形成了具有先導性的産業,本身就創造了巨大的財富。


  網際網路産業所具有的先導和創新功能,對傳統産業的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將發揮巨大作用。


  在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席捲下,如何促進兩岸網際網路行業交流,並借助網際網路更好促進兩岸經濟發展,共同應對和抵禦國際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挑戰,已成為兩岸網際網路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三、網際網路市場發展的新思考 


  “傳播兩岸親情,溝通兩岸民意,服務兩岸交流”是台灣網的辦網宗旨。兩岸關係發展的新形勢,對我網的市場角色提出了新的需求。在這方面我們有些新的思考,提出來與同行們分享。


  1、提升資訊品質,樹立兩岸資訊傳播的公信度和影響力。多年來,台灣網以深度的兩岸資訊內容,報道臺灣新聞和兩岸資訊、服務兩岸網友的資訊需求,得到了受眾的認可。


  我們與各地臺協、臺商、臺生建立了廣泛的聯繫,與兩岸眾多知名媒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形成了可以在日常工作和重大報道中借助的重要力量,取得一定的人力資源和資訊資源優勢,拓展資訊來源,為提升資訊品質創造了條件。


  今後,因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形勢,我們將堅持面向網民,了解兩岸網友的需要,適應他們的語境和閱讀特點,提供更快捷、更豐富、更生動、更實用的兩岸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資訊。樹立立言可信和厚德載物的網路媒體形象,真正拉近兩岸網友的心理和情感距離。詮釋溝通與傳播的要義,實現媒體公信度和影響力的雙豐收。


  2、創新服務手段,滿足兩岸民眾的多元需求。當前,台灣網正在大力開發和整合兩岸資訊資源和人力資源,以實現網站資源重組與擴大。


  我們將建設地方涉臺頻道和部委涉臺頻道,搭建兩岸精品展示交易平臺、兩岸經貿服務平臺、臺商服務平臺、兩岸交流服務平臺、兩岸就業服務平臺、兩岸婚戀交友服務平臺、兩岸尋親尋根溯源平臺和兩岸旅遊服務平臺等綜合性服務平臺。


  我們將逐步應用網際網路新技術,利用數字化、多媒體和流媒體技術,打造更加完善的多媒體傳播平臺。通過建立IPTV、即時通訊、3G無線增值服務,增強對網民、尤其是青少年網民的吸引力。


  3、提高互動交流功能,提高兩岸受眾參與度。增強互動性是網路媒體最重要的特點,也是一個網路媒體成熟的標誌。我們將在web2.0的網際網路平臺上,為兩岸網友提供更加平等地獲得資訊、財富和聲譽的機會,也為兩岸民眾更深層次的交流創造條件提供平臺。


  目前,兩岸網友已經基本解決了及時獲取對岸重要資訊的問題,但如何為他們開闢一個深入交流、爭鳴意見的互動交流平臺,也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建立一個隨時交換意見的平臺,實現不同的人群根據不同的需要,在不同的平臺上進行有針對性的互動交流。這對加強兩岸民間溝通,相信會收到友善融洽、行穩致遠的效果。


  當前,兩岸網際網路業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努力,將台灣網打造成一個全面傳播兩岸資訊的資訊服務平臺、全方位服務於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電子商務平臺,致力於溝通兩岸親情的文化交流平臺,實現網站市場價值,提升傳播影響力。


編輯:許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