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鐘文花:“留守孩子”的媽媽

  時間:2006-09-18 14:40    來源:     
 
 

  15年,她幫助了一批又一批父母打工在外的孩子 
 
  鐘文花,63歲,江西省玉山縣南山鄉楓林村的一名教師。15年來,她傾情關愛家鄉的農村“留守孩子”,被贛東北的父老鄉親尊敬地稱為“代理媽媽”。 

  南山鄉楓林村是玉山縣一個非常偏僻的村子,坐落在三清山腳下,但改革開放的浪潮較早地奔涌到這個貧困偏僻的山村,當地村民大都外出務工,他們的子女通常交給年邁的爺爺、奶奶照看,或寄養在親戚朋友家裏。由於父母常年在外,缺乏父母的約束教育,許多留守在家的學齡孩童整天在村子裏四處遊蕩。楓林小學教師鐘文花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徐福強是鐘文花收留的第一個“留守孩子”。1991年的一個冬日,鐘文花正給小學三年級學生上音樂課,細心的她發現教室外的窗臺上多了一雙眼睛。下課後,鐘文花滿校園地找,沒有找到人。放學後,鐘文花又向學校附近的人打聽,得知小孩是鄰村的徐福強。小福強的母親離婚改嫁,父親在外打工,他成了沒有人管的孩子,有一頓沒一頓全靠親戚接濟生活,更談不上上學了。傍晚,鐘文花悄悄來到徐福強家,眼前的景象讓她驚呆了:一間茅草棚裏,外頭是廚房,裏頭是臥室,雖是冬天,床上只有一條黑得看不出本色的破棉被,灶頭涼涼的,徐福強蜷縮在床上已經睡著了。鐘文花一行熱淚涌出,她哽咽著叫醒小福強:“福強,到老師家裏去好嗎?”小福強點點頭。就這樣,小福強來到鐘文花家中。 

  四年前,徐福強初中畢業後,鐘文花又鼓勵他到浙江一家職業中專學習房屋裝修。現在徐福強應聘在浙江杭州一家裝潢公司,工作相當出色,還被評為公司的最佳員工。 

  “鍾老師對我們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我來到鍾老師家之前,父母雙雙外出打工,我當時和67歲腿腳不靈便的爺爺一起生活,鍾老師知情後和我爺爺商量,把我接到她家裏,從7歲一直到17歲,外出走親戚時,鍾老師總把我帶在身邊,待我比親閨女還好呢!”曾在鍾老師家住了10年,現在擔任廣告設計師的劉燕,深情地回憶起鐘文花關愛“留守孩子”的點點滴滴時説。 

  在鐘文花15年的幫助和關愛下,一批又一批“留守孩子”順利初中、高中畢業,其中有7名孩子考取大學。 

  如今,年逾花甲的鐘媽媽由於長年的勞累和節儉,落下了風濕痛和低血糖的毛病,身體已大不如前,但為了讓“代理媽媽”的事業延續下去,鐘文花無償地把自家六間平房讓出來,不收一分錢房租、電費,扶助熱心於這項事業的童友紅辦起了村裏的幼兒園,使村裏60多個“留守孩子”有了嶄新的學習、生活樂園。(張清林)  
 
  (來源:中國婦女報)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