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張寧與恩師相識是福氣 大器晚成因為太懂事

  時間:2006-09-18 14:37    來源:     
 
    碰到張寧 是我的福氣 

  在國家羽毛球隊,張寧的教練是唐學華。而將張寧領到羽毛球賽場上來的,是一位至今仍不屬於專業隊編制的體校教練白麗華。至今,只要張寧代表遼寧隊參加比賽,白麗華必定陪伴在旁邊。即將開始的十運會賽場上,她將作為遼寧代表團中唯一編外教練隨隊征戰。
 
  張寧拍婚紗照的時候,也要拖著她一起去。用張寧媽媽的話説:“白指導才是我們寧寧的教練。” 

  奧運冠軍的教練,這個稱呼意味著太多的榮耀。張寧去年獲得奧運冠軍之後,她的教練們欣喜異常。在張寧從雅典回來的那一天,大家都到機場接機,白麗華當時站在人群的最後。 

  “我只是去表示祝賀,張寧媽媽非得讓我去。迎接的人那麼多,我就沒有往前面湊。”白麗華説這話的時候臉上帶著平靜的笑容,可當時張寧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她。 

  “在回來的大巴上,張寧坐在我身邊,那時我真的感到做教練的幸福。”白麗華回憶説,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張寧像個小女孩一樣半靠在她的身上跟她説的話。“白導,你知道嗎,去的時候我只覺得自己幸運,那時我認為能參加奧運會已經是很難得了,可是現在拿了奧運會冠軍之後,我才知道,當奧運會冠軍和當世界冠軍的感覺真的是很不一樣。”張寧説她甚至有些後怕,“萬一這次我沒有拿到,我真的會後悔一輩子。” 

  白麗華説張寧真的很不容易,那時她望著身邊略顯疲憊的張寧,眼中漾起了淚,深深地心疼著這個大器晚成的愛徒。 

  張寧和她的丈夫于洋都是白麗華的弟子。“我跟張寧也算有緣,教練能夠碰到一個好隊員,其實也是教練的福氣。”白麗華記得當初挑選張寧的時候,還有一個女孩子,身體條件、個人素質都跟張寧不相上下、難以取捨,那年的名額只有一個。左右為難了好一陣子之後,白麗華選擇了張寧。“這也是一種機緣巧合,那個女孩後來去了河南,沒練出來,白白浪費了一個好材料。”説到這裡,白指導感慨萬千。 

  “其實,教練和隊員之間,也是一種緣分。”白麗華抱著這樣的心態,對待著每一個弟子,無論是成績好的還是成績不好的;徒弟們也珍惜這份真摯的情感,無論她們走到哪、成就有多大,她們心中始終記挂著如母親般的白教練。“雖然我只是個沒什麼大能耐的體校教練,能做的也只是幫她們打個基礎,但是她們都還記得我,每逢節日、生日都會想起我,打電話的、寄禮物的,前幾天還有人提議在我五十歲生日那天大家都回來,好好地給我過個生日。我謝絕了大家的好意,但是孩子們有這份心,我這心裏還真是熱乎乎的。”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從未指導親生女兒打球 

  雖然有個親如女兒的徒弟張寧,可白麗華卻覺得最對不起的是自己的女兒劉帆,“總覺著是欠著孩子的。” 

  白麗華的女兒也是羽毛球運動員,成績也不錯,但是因為媽媽當時在專業隊當教練,不肯讓她提前進專業隊,於是在體校沒人照顧的劉帆在年僅12歲的時候,就選擇隻身前往新加坡,一走就是將近十年。 

  現在21歲的劉帆已經入了新加坡國籍,是新加坡羽毛球國家隊的主力,代表新加坡隊參加各種世界大賽,包括不久前的世青賽、蘇迪曼盃。 

  “一輩子光教別人家的孩子了,自己的孩子卻一點也沒教到。”説到女兒,白麗華臉上寫滿了愧疚,“有時候,孩子打電話回來,説這個那個動作怎麼回事,我一聽都是很簡單的技術上的問題,可是在電話裏怎麼説得清楚呢。”作為一個優秀的羽毛球教練,培養出過那麼多的世界冠軍,誰能想到,她自己的女兒十年來,在羽毛球上卻是一個環節一個環節自己研究、摸索出來的,沒有得到母親一天的指導。 

  白麗華説,新加坡國家隊不像國內,除了給錢,隊裏什麼都不管。女兒住的房子是租的,吃飯是從外面的店裏打包的,小劉帆從十二歲起,就這樣生活了將近十年。“剛去的那幾年,年齡太小,吃的不好也沒人照顧,又瘦又小。那時候正是打基礎、長身體的時候,孩子卻被耽誤了。”白麗華説如果在國內,如果在她身邊,營養跟得上、技術上少走點彎路,也許女兒在羽毛球上的成績要比現在好得多。 

  “一直到最近幾年,她(女兒劉帆)自己學會做飯了,吃的才算好一點,也能打上比賽了,掙的錢也夠花了。”等到女兒讓她放心的時候,白麗華卻越發覺得自己這個母親做的不稱職,可是懂事的女兒卻從來沒有埋怨過。 

  現在,女兒一年能回國一次,一次卻呆不了幾天。問她想不想女兒,白麗華苦笑著説:“怎麼能不想啊,可現在隊員這麼多,又沒有假期,想也沒辦法,只能等過幾年吧,過幾年等我退休了,不知道那時候再教我女兒打球還來不來得及。”話語裏是深深的無奈。 

  張寧成功 因為她懂事 

  白麗華最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張寧這孩子,真懂事。”白麗華説,張寧的最可愛之處在於她的為人,“現在,她名氣這麼大了,每天訓練結束後小隊員都沒人想到幫著清理場地,倒是張寧每天彎腰撿球、撿垃圾,這些事情都會主動做。 

  奧運會後,白麗華在寫給某報社關於張寧的稿子中這樣寫道:“張寧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她自己拼搏努力的結果,剛剛把她帶到體校的時候,她的球技跟同齡的孩子還有一定的差距,可是她訓練認真、肯吃苦,週末其他隊員看電影、出去玩的時候,她卻依然出現在訓練場上。那時候,張寧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穿著上不是很講究,但是穿的用的總是洗得乾乾淨淨,學習成績也非常好,總是班裏前幾名,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她的技術和成績很快在同齡隊員中脫穎而出。” 

  白麗華説,張寧的大器晚成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好像就是在某一刻頓悟了,現在不用任何人督促,她就是在為自己打球。” 

  張寧表示十運會後,她要休息一段時間,準備生個寶寶,但是白麗華説,張寧私下裏表示過,她還對2008“有想法”。 

分頁符圖標,請勿在代碼中對其進行修改,否則可能會造成錯誤而不能使用!

  白麗華 我和張寧有緣分 

  張寧12歲時,白麗華把她從錦州帶到瀋陽,到張寧奪得奧運會冠軍,成為中國羽毛球女單第一人。從省體校,再到省隊,再到國家隊,白麗華與張寧認識了將近二十年,而這份師徒情、母女情更是持續了將近二十年。 

  看見過白麗華和張寧的人,都會驚嘆于兩人面貌的相似,有時候兩人手挽著手上街,甚至有人會問她們是不是母女。白麗華説,即便是自己的女兒,也不如張寧長得和自己像。張寧跟白麗華撒嬌的時候也會説“我們要是娘倆該有多好啊”。 

  除了相貌,在感情上白麗華和張寧更像是母女。大多數運動員都是從小離家,跟教練在一起的時間往往比家人更多,十二歲離開家的張寧也是一樣,將近二十年來她身邊最親的人就是教練,而最親的教練就是白麗華。 

  在遼寧隊,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是張寧回來訓練比賽,白麗華一定會陪在身邊。這次張寧回來備戰十運會,白麗華體校的孩子就放假或交給別人,而她則每天吃住在遼寧隊裏,指導張寧的訓練。也正是因為有了張寧,白麗華才可以作為羽毛球隊唯一的編外教練隨隊一起參加十運會比賽。 

  在瀋陽,白麗華的家就是張寧的家。到了錦州,張寧的父母更是把白麗華當作是自家人。説師徒倆像母女,張寧媽媽可一點也不嫉妒,她把白麗華也當成了親姐妹,對於女兒的事情,張媽媽放心地交給了教練,包括奧運會後女兒要結婚,買東西的事情都要讓白麗華拿主意。 

  奧運會後,張寧高高興興準備做新娘,結婚照是在瀋陽拍的,拍照那天她特意拉上了白麗華一起去,陪著她換衣服化粧不説,最後還把白麗華摟在她和新郎于洋之間一起拍了一張婚紗照,這張照片師徒倆都照得特別漂亮,笑容燦爛,連笑起來的酒窩都一模一樣,當時的攝影師還直誇白麗華這個媽媽生了個好女兒。 

  説到結婚照,白麗華想起一件事。説張寧還沒有名氣的時候,就很把她這個教練放在心上。“那時候我家搬新家,就是搬到現在這個冠軍樓。之前好幾天,張寧就來跟我要照片,還有我先生的,也不説幹什麼。等到我搬家那天,她突然送了我一張結婚照,很大的一幅,就是用之前跟我要去的照片做的,讓我挂在客廳裏,説是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照到結婚照,現在給我們補一張。”現在,張寧出名了,更是時時想著她這個教練。“有什麼好東西都想著往我這送,前幾天有家酒廠特意為她生日做了瓶紅酒,這不,也給我送來了。”師徒倆的感情由此可見一斑。 


  (來源:東方體育日報    記者:車莉)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