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海峽兩岸婦女發展交流研討會分論壇登場

  時間:2006-09-20 10:30    來源:     
 
 

婦女讀物與婦女形象分論壇現場

  台灣網9月20日北京消息   第三屆海峽兩岸婦女發展交流研討會昨天下午在北京飯店舉行,作為本屆海峽兩岸婦女系列交流活動的重要內容,“女性教育與性別平等” “婦女形象與婦女讀物”、“家庭教育與兒童發展”、“婦女創業與經濟發展”四個主題分論壇同時登場。

  “女性教育與性別平等”專題論壇的與會代表們則在現有女性的地位及地位的提升上進行了專業而深入的研討。

  來自臺灣的許新凰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在臺灣,女性教育與性別平等已經有不斷的提升。她認為,如何讓女性教育和性別平等更深入,在不平等當中追求平等,才是最重要和有真正的意義。而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性別平等不單單要靠女性群體共同努力,男性教育也很重要。

  談到對大陸女性地位的認識,許女士認為,大陸女性的平等是分地區的。比如上海的女性地位就很高,但有些地區可能依然存在男尊女卑的現象。她還表示,兩岸三地做這樣的研討非常好,學術上會有提高,如果互動性更強一些,研討氣氛會更熱烈,效果可能會更好。

  在“婦女形象與婦女讀物”論壇現場,記者看到主辦方在會場四週擺放了眾多女性讀物,許多與會人員一邊翻閱一邊聽代表發言。

  大陸年輕的女作家閻延文歷經十年著成《臺灣三部曲》,她通過題為“女性解構與全球背景下的中華文化”的演講,介紹了自己基於臺灣歷史而十年披肝瀝膽、鍵盤孤燈、隔海著書的艱辛,也展現了她對臺灣霧峰林家、愛國詩人丘逢甲等英雄人物的尊重,並對當年臺灣被割讓給日本時,臺灣人寧願人人戰死而失臺,也不願拱手而讓臺的悲壯歷史進行了頌揚。

  她還號召在今天的全球大背景下,闡揚中華文化,女性作家更需要自尊自強,不僅要從神聖的漢語母語中汲取力量,更要在中華歷史大坐標上進入歷史的現場。她堅信,女性獨特的生命理念和對和平的信念,一定會使中國歷史魅力四射,光彩奪目。她的發言引來在場聽眾特別是臺灣同胞陣陣熱烈的掌聲。

  “家庭教育與兒童發展”分論壇則更體現出母性的光輝和對兒童發展的關注。


  臺灣婦女同心會李妙梅理事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現代女性應該重視兒童的教育,同時要先進行自我教育,要以身作責,多花些時間在子女的教育上,這樣才會有意義。她還表示,現在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過高,更有甚者把自己曾經的夢想強加於下一代,在“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思想指引下,容易給孩子造成過大的壓力,她希望還是應該給孩子一個沒有缺憾的童年,尊重孩子自身的情況,結合孩子的時間精力和興趣,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對於如何繼承中華文化應用於兒童的教育,她強調要融合,但是也不能偏頗,要加以繼承的改進。

  針對臺灣目前傳統文化教育逐步缺失的問題,李女士表示這“很不幸!”“臺灣在否定過去的文化、去中國化,把中國文化的精髓,中華民族的命脈都去掉了。這是比較危險的,所以在這方面孩子的教育我們也在呼籲,也在辦一些活動,努力恢復固有的文化道路。”

  “婦女創業與經濟發展”分論壇現場,兩岸在經濟領域有成功經驗的女性代表紛紛上臺發言,介紹自己對女性在推動經濟發展、參與經濟活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並表達了兩岸女性願推動兩岸經濟共同發展繁榮的意願。

   1993年和2000年,全國婦聯在北京分別舉辦了第一屆和第二屆海峽兩岸婦女發展交流研討會。(文圖/鐘寶華)

女性教育與性別平等分論壇現場

家庭教育與兒童發展分論壇現場

婦女創業與經濟發展分論壇現場

大陸女作家閻延文在論壇上發言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