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中西合璧的臺灣女性經理人

  時間:2006-09-18 15:03    來源:     
 
 

  在這個年代,女性經理人已經不足以吸引我們的眼球,她們的特性已經被我們研究得很透徹,但在這些女性經理人中有這樣一個群體有著歐美現代女性的開明、瀟灑,同時具備中國傳統女性的賢惠、保守,她們口才出眾、引經據典、思維活躍、外表美麗、堅韌剛強,而且她們可以為家庭犧牲事業——一群語調有些類似林志玲的臺灣女性經理人。

     黃昌慧:致勝親和力

     甲骨文上海公司的全球客戶服務部經理黃昌慧曾負責為一家日本客戶拍攝宣傳片,她笑稱當時那個項目組儼然是一個“小型的聯合國”。客戶是日本人,攝影師來自澳洲,攝影師的助理是香港人,導演是新加坡人,而黃昌慧自己來自臺灣。一個隊伍中有5個不同地域的工作夥伴,衝突難免發生。“我本人常常面臨考驗,尤其是跨文化的困擾特別多。”黃昌慧深有感觸,“比如拍宣傳片時,日本客戶要求不要有近距離的鏡頭。但攝影師及助理認為他們做出來的效果一定是最美觀的。結果出來後,攝影師拍的角度在日本人看來是絕對不可以的。”

     黃昌慧回憶説,“如何把客戶所在意的東西與藝術家的專業感覺做好平衡是對我的要求。後來,我們以客戶的條件為主,同時也得到公司內部的全面支援。”

     非常注重細節的日本客戶也常常會為了兩頁的文件而在桌邊坐三個小時,對稿子一個字、一個字地閱讀和討論。而做事並不婆媽的黃昌慧則完全服從,“我覺得我對客戶的容忍度很大。”她説,跨文化的東西在商務溝通中是個很大的挑戰,親和力、做決定果斷、善於溝通這三部分的素質對於自己在職場中走到今天這樣的位置是大有裨益的。

     剛進入甲骨文時,黃昌慧對自己的國外老闆基本都是説“YES”。“後來我發現,在這六年中,最好的與老外相處的方式就是據理力爭。”比如今年3月在日本東京舉行的年度盛會,黃昌慧很希望送一位客戶去參加,而老闆認為公司沒有這個預算,“我就會跟他講為什麼這個客戶對我們重要,他去了後將來會對公司産生什麼效果等等,最終老闆通過了我的方案。”

     在美商甲骨文公司的這六年時間,前四年黃昌慧在臺灣分公司,兩年前轉來上海公司工作。初到大陸,黃昌慧的臺灣女性特色異常明顯,比如與同事關係很熟絡了還是依然會説“謝謝”,這讓其他同事覺得很彆扭,不過現在大家已經習慣。

     黃昌慧是那種非常在意潛詞用字的人,但她語速極快,中英文並用,絲毫感覺不出她在説話之前有所斟酌。“我對先生都會這樣要求,”黃昌慧笑著説,“對下屬不會要求,但我有權力去挑選,如果讓我覺得他説話不是令人很舒適的話,我通常不會選擇他。”可見,儘管不要求,但無形中黃昌慧已經傾向於選擇措辭文采更好些的合作者。

     被黃昌慧稱為下屬的同事其實主要是一些合作的Vendor,大都已共事5年以上,關係很親近。黃昌慧把他們當作朋友,“但公歸公,私歸私。我會親兄弟明算賬。所以,他們覺得我還是很強悍的。”黃説,“你對下屬太寬鬆,客戶卻不會對你寬鬆。相對來講,對下屬的寬鬆反而成為對客戶和公司的不負責。”但即使是對一件事情非常不滿意,黃昌慧也只是局限在語調上讓對方知道自己很生氣,不會用“你怎麼這麼糟糕”之類的話。

     黃昌慧説:“其實我一直都覺得這是女孩子的優勢,可能我的同事、客戶都是男士比較多,女孩子真的有很多方便。剛韌與柔軟,這是很自然的結合,會讓工作更加順暢。”

     但黃昌慧特別強調,女性在職場上要學習更專業一些,不要太情緒化。她説過去的自己情緒管理比較不成熟,3年前,“有一次遇到別的同事把白的説成黑的,並最終報告到了我老闆那裏。當老闆用EMAIL方式跟我説這個問題時,我非常生氣、委屈,當時還給我老公打電話哭訴。”黃昌慧在回憶那件事時仍然有些不好意思,“後來經過兩次溝通,終於將事情解釋清楚”。儘管願意對上司流露感情喜怒,但黃昌慧表示她基本上不會在下屬面前流露情緒。

     如果不特別説明的話,很少有同事能看出黃昌慧已經是兩個小孩的母親,這得益於她對自己外在形象的高度重視和自信。“(外在優秀)真的有一些好處,大家很願意跟你聊,在工作上可能更容易打開局面。女孩子的魅力是一種無形的優勢,女生要善用這一點,但這不是故意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認真的女人最美麗——這句話在臺灣很流行,也是黃昌慧最喜歡的一句話。採訪中可以感覺出她同時有著幸福的生活和快樂的事業。“但也很累,這是一種甜蜜的負荷。”黃昌慧説,“其實,家庭在女性經理人的心中仍佔有很大角色,我發覺就算再怎麼成功,女孩子還會是為家庭犧牲比較多的一方。臺灣女性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比大陸女性更傳統,我先生就要我視家庭為第一位。我現在就在想,當我的工作與家庭有衝突時,孰輕孰重?我相信,大部分臺灣女性在這個時候會選擇家庭。”

     陳鳳文:堅韌意志柔性管理

     來自臺灣的熙爵國際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陳鳳文口才相當好,有機會跟她聊天的人從她的講話中就可以了解她這個人不慍不火,講話不犀利,但很吸引人。

     曾經在製鞋行業做市場銷售出身的陳鳳文在25年前與人合夥創建了熙爵國際有限公司。10年後熙爵進入中國福建的莆田市,再5年後來到上海。在公司的陸總經理看來,陳鳳文今日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取決於她的個人魅力和柔中帶剛的管理風格。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陳鳳文做生意從不著急,對任何一個新生意基本都沒有時刻表,她很隨緣。可是就是這種表面的不積極爭取新生意的個性,反而讓熙爵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多,客戶大都是10年以上的。

     “她非常有毅力,貫徹自己意志的能力非常強,她想要做一件事會全力去推。她很能夠接受一些挫折,沒有困難能讓她停止或者降低標準。然後在過程中給我們很多支援,讓我們把事情完成。但她不會全程跟蹤,她看結果。”陸説,他在三年前初到上海公司時,陳鳳文召集所有的管理層開會,其中講了一句話:“以後各個單位如果得到我的指令、同時也得到陸總經理的指令,而且我們兩個人的指令不一樣時,以陸總經理的指令為主。”

     這種相當授權的管理風格不僅因為陸與陳鳳文有著25年的熟識和交情,也因為最近三年來,陳鳳文花在公司業務上的時間還不到三分之一,而超過三分之二的時間用在宗教、藝術、音樂、文藝、慈善等愛好方面,業務基本上由陸全權負責。

     在剛強的意志之下,陳鳳文表現出來的卻是柔性的管理風格。她要求公司如果出現任何不好的事情,不要立刻將事情和人聯繫在一起,而是首先全力關注事件本身。陳鳳文認為出現問題是因為把人放錯了位置,是主管的問題,於是會為該員工調整崗位。“即使是我出差錯,她也是用很和藹的方式跟我發脾氣,她不是一個粗暴的人。”據陸介紹,在熙爵,得獎最多的一向是基層,罰得最多的是高層。

     在下屬和客戶眼中,陳鳳文是一個“乾淨”的人,這也造就了整個公司的文化。她強調忠誠度,言行舉止、道德誠信方面都要求“乾乾淨淨”。正因為如此,公司有數位服務超過20年的老員工儘管工資水準一般,但仍心甘情願追隨她。而找到府來的客戶幾乎是公司主動尋找的客戶的10倍,完全靠口碑相傳,使得公司幾乎不需花力氣宣傳。

     對於每一個新進人員,陳鳳文都會與之單獨聊天,問對方的想法、背景,也聊人生和自己的需要,這樣就對該員工個人的工作能力和性格做到心中有數。之後她會一直關注該員工在公司的成長過程。如果有好的機會、適合的位置,她都會提出建議。對於每個離開的人,她也盡力與之見見面、聊聊天。外地的員工離職,陳鳳文甚至會請求該員工的主管看是否能把他請到上海來面談。

     陳鳳文也是一個知恩、念舊情的人,這從熙爵的公司名稱上就可見一斑。熙爵是CJCHT前2個字母的諧音。公司創建時採用的是英文名字CHT(分別是中國、香港、臺灣的英文首字母),後來加上了C和J,成為現在的名稱CJCHT,C是陳鳳文英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母,而J代表的則是曾經在她創業階段,讓她能夠在製鞋界立足、並對其事業起到過關鍵性作用的一位美國老先生的名字首字母。

     “陳董是一個值得跟隨的老闆,跟她在一起工作是一個很愉快的經歷,認識她的人都想要找機會跟她做一些事情。”陳鳳文的下屬如是説。

     莊淑芬:情緒化是女人的天性

     3月24日清晨8點,正準備去公司主持9點鐘管理層會議的北京奧美集團董事長莊淑芬突然接到來自家鄉臺灣的電話,被告之一個好朋友剛剛過世。“消息來得太突然,而那天我又有一天的會議要開,我還是去了公司,但我太難受,根本笑不出來。會議一開始,我就説'對不起,我現在沒辦法參加',然後我就出去了。”莊淑芬後來回憶説,“因為知道噩耗到我開會時間的距離太近了,我還沒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大概20分鐘之後,莊淑芬儘量讓自己情緒平穩下來,再回去繼續開會。

     至今,在接受本刊記者的採訪時,莊淑芬説到這一段仍然近乎哽咽,正如她自己所説的,她確實是一個“淚腺很發達的人”。“我覺得這也沒什麼,但我當然希望自己不要常常這樣,也希望自己不要隨便掉眼淚。不希望自己這種情緒去影響到公事。”她補充説。

     “我覺得我是情緒化的人。”莊淑芬毫不諱言,人家很容易會看出來她今天是高興還是不高興,而這種情緒化對於莊淑芬現在的位置,負面影響在所難免,所以莊淑芬強調自己“要繼續學習和修為”,“應該讓人家感覺我一直都是很開心的,但是有時候,有一點假吧。”她笑著説,很顯然,她還是贊成,一個管理者,首先是先作為一個人,不需要刻意隱藏情緒。在莊淑芬看來,這更是女性的優點,女性從小就被家庭和社會允許可以表達情緒、可以哭。

     “哭沒什麼了不起啊,哭也不代表就是弱者,那都是很過時的觀點。女孩子本來就比較勇敢、比較真誠,所以她比較會表達自己的情緒、比較不會做假、比較不會像男生那樣壓抑。”在莊淑芬看來,教育制度往往讓男性都比較不形於色,所以他們常常都是撲克臉,深藏不露、不常表達情緒。而女性比較善於表達自己情感的優點,使女性管理者更容易跟大家溝通,能更加清晰地傳達給對方自己的想法和意圖。

     有時很傳統,有時反傳統,這種矛盾特點在莊淑芬的性格中和諧地統一著。比如,對於“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莊淑芬就表示“都要有個度”,倡導“情緒化是女人天性”的莊淑芬無疑又表露了她性格比較傳統的一部分,同樣堅持傳統的是,她建議職場中的女性們不要掩蓋自己是女性這個事實,與其如此,“還不如好好去享受作為女性的快樂,去應用作為女性的優點。”她説,10年前很多臺灣女性經理人常常像男人婆一樣的打扮,在2000年以後有所改變,才越來越注意到女性自身的特徵和優勢。

     “不要被騙,如果有人跟你講外表不重要,這是用心悱惻。我覺得對於女性,外在形象與內在才華是一樣重要的,氣質比較重要。外表是第一步,如果你有一個讓大家很信賴、很專業的外表,絕對有助於你的才華的表現。”莊淑芬説,“當然有一點我也必須講,長期來講,應該花比較多的時間充實內在,因為相隨心生。內在的修為一定大於外在的表現,修為有了,外在的表現自然就會出來。否則,只會讓人覺得是個花瓶。”

  (來源:管理@人 )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