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07年兩岸春節包機
字號:
嫁回祖國的臺灣姑娘

  時間:2006-09-18 14:47    來源:     
 
 

  羅曉汀

      看著自己嘔心瀝血創辦的學校招收了1500多名學生,最近又在深圳、東莞開設了分校,黃佩玉知道,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黃佩玉出生在臺灣商界一個很有名望的大家族裏,4歲開始學彈鋼琴的她,1992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德國舒曼音樂學院,開始了6年的鋼琴音樂學習。本來,衣食無憂的她可以利用這6年盡情享受萊茵河的浪漫,但是,她卻選擇了在當地一家中國人創立的電子公司打工,為的是真正做到自立。就在這家公司裏,她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這家公司的老闆倪穗禮。然而,兩人純潔的愛情卻遭到了父母親友的多方阻撓。但是這一切並沒有令佩玉屈服,面對責難,她毅然選擇嫁給一個“大陸仔”。

     1998年,黃佩玉已經取得了德國永久居民權。但在廣州市政府的召喚下,她回來了,為此她甚至放棄了在德任教的機會。來到廣州,她和丈夫攜手創立了廣州舒曼鋼琴學校,由她出任校長,丈夫出任校董。“男主外交,女主教學”,夫妻連手開創新事業。

     一開始辦學進行得並不順利,主要是黃佩玉夫婦的教學觀念與國內傳統鋼琴教育觀念發生了很大衝突,國內的鋼琴教育以“考級”為主,似乎學鋼琴就是為了考級。這令受過歐洲古典音樂正統教育的黃佩玉大為詫異。因此,開創中國大陸正統古典音樂教育風格就成了黃佩玉的主要辦學思想。為此,黃佩玉和學校的老師手把手教孩子們重新掌握正確的指法,並全力宣傳以全面提升音樂素養為主的正統音樂教育。經過不懈努力,學校僅開辦短短兩年,報讀的學生就超過1500人,其中不乏日本、美國等外籍人士的子女。本來,學校可以招到更多的學生,但為了保證辦學品質,卻一度暫停招生。因為在黃佩玉看來,讓孩子們得到好的音樂教育,遠比賺錢重要。

     如今,在祖國的藍天下,黃佩玉生活得非常幸福。因為在祖國她能得到許多在國外得不到的東西。“看到國內的孩子們能得到好的音樂教育,我有種説不出的成就感。”黃佩玉説,她還要把歐洲的垃圾分類之類的好的生活習慣帶到學校,讓孩子們除了音樂,還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來源: 《華南新聞》)

編輯:輕晨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