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海峽兩岸“文博會”落幕 文化産業合作上高速路

  時間: 2008-12-01 08:35     來源: 中新網     
 
 



    十一月二十八日,福建漳州木偶劇團的演員在首屆兩岸文博會上表演布袋木偶戲。海峽兩岸各種文化産業在為期四天的首屆海峽兩岸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上集中亮相。 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


 

    十一月二十八日,性感美女在首屆兩岸文博會上推介旅遊産品。為期四天的首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文化藝術中舉行,集中展示海峽兩岸各種文化産業成果。 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

  中新社廈門十一月三十日電 題:海峽兩岸“文博會”落幕 文化産業合作上高速路

  中新社記者 陳悅

  首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三十日在廈門落幕,這是首個以“海峽兩岸”冠名的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文化産業合作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新熱點。

  兩岸開放二十多年來,經貿合作飛速成長,文化交流也日益頻密,而文化産業合作則可充分整合兩岸經貿和文化交流的成果,而為兩岸業界所看好。

  此次“文博會”,臺灣有臺北市、臺北縣、臺中市、臺中縣、高雄市、臺南市、新竹市和金門縣八個縣市、一百一十多家企業參會,首次將臺灣文化創意産業的成果在祖國大陸整體呈現,讓大陸業界人士感慨獲益匪淺。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就在文博會上表示,臺灣文化創意産業起步早,市場化水準有優勢,在高科技與傳統文化結合上尤其有成功的經驗,值得大陸學習借鑒。

  四天的“文博會”,簽約項目達到一百零九個,總金額五十八億元人民幣,其中不乏兩岸共同打造的合作項目。而“表演工作坊”、“漢唐樂府”等臺灣藝術團文博會期間亮相廈門,也得到大陸民眾熱情追捧,一票難求。祖國大陸巨大的市場潛力,亦讓臺灣業界人士充滿期待。

  兩岸文化産業合作前景廣闊,源於雙方擁有共同的文化土壤。“兩岸文化産業合作的潛力巨大,這種合作根植于兩岸共有的中華文化”,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本次“文博會”上如此表示,來自臺灣的李天鐸教授也認為,中華文化既是兩岸合作的精神紐帶,更是整個産業發展的源泉。

  一脈相承,優勢互補,讓與會的兩岸業界人士都對兩岸文化産業合作表示出了相當的信心和期待。以“法藍瓷”文化創意産業協會(臺灣)理事長陳立恒先生就自豪地表示,兩岸應該充分發揚共同的文化傳統,發掘中華文化的魅力,打造屬於中華文化自己的世界品牌。

  而廈門市相關官員也表示,中國唯一由海峽兩岸共同舉辦的文博會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和起步,明年,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還將繼續在廈門舉辦,為兩岸文化産業合作,鋪上一條順暢的高速通道。(完)

 
編輯: 楊雲濤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