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臺辦主任蘇培學:寧臺交流空間廣闊 大有可為

時間:2008-07-09 21:59   來源:台灣網

 

寧夏回族自治區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蘇培學(齊曉靖攝)

 

  台灣網7月9日銀川消息 被譽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大西北高原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在兩岸交流中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8日,作為寧夏“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的成員之一,記者有幸採訪了寧夏回族自治區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蘇培學,請他介紹了寧臺交流的簡要情況,以及寧夏促進兩岸交流的相關措施。

  寧臺交流日益升溫

  蘇主任表示,寧臺之間的交流始於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但規模不大,往來人員較少。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的積極變化,和寧夏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寧臺交流日益升溫,在經貿、教育、醫療、科技、農工業等方面都有廣泛的交流。

  從2006年開始,寧夏每年一屆的“兩節一會”(國際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節暨寧夏投資貿易洽談會),其中的一個重要日程就是寧臺經貿洽談會,吸引了眾多臺商前往。在寧夏舉辦的多次兩岸交流活動,如兩岸中學生夏令營、兩岸記者聯合採訪等,也都收到了積極的效果。在2007年,前往寧夏參加兩岸交流活動的臺胞達三千多人。

  寧夏有適合臺商投資的獨特優勢

  蘇主任介紹説,寧夏在吸引臺商投資方面,有許多獨特的優勢:

  一、 豐富的農業資源。作為全國七大商品糧基地之一,寧夏的農業優勢尤其突出,被國家列為“兩高一優”(高産量、高效率、優質産品)農業示範區。特別是葡萄、枸杞等特産,更為全國許多企業提供了生産原料。


  二、 豐富的礦産資源。寧夏的煤炭儲量豐富,品質優良,位居全國第五位,被列為全國13個重點發展的億噸級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三、 豐富的自然能源。如水力、風力、光熱等,都是寧夏的能源寶庫。


  四、 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獨特的地理環境、神秘的回鄉風情和悠久的歷史文化,構成了寧夏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沙湖、沙坡頭、賀蘭山岩畫、西夏王陵、華夏西部影視城、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遊景點,每年吸引大量遊客。


  五、 便利的交通設施。四通八達的公路和鐵路、能到達全國幾十個城市的航班,大大縮短了寧夏與全國各地的直線距離,使産品能迅速送往目的地。

  積極出臺措施幫助臺企發展

  據蘇主任介紹,寧夏現有臺資企業60多家,其中有正常運作的約十四五家。近年來,由於寧夏投資環境的優化,有投資意向的臺商越來越多。

  寧夏政府十分關注當地臺企的發展情況,並針對臺商投資出臺了“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優惠政策,臺資企業在寧夏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臺辦相關負責人也經常走訪台資企業,了解他們有什麼困難,積極幫助解決。2007年,臺辦共收到臺商投訴5件,全部辦理完畢,結案率達到100%。目前,臺灣的旺旺集團也已確定在寧夏投産3億元,開辦乳製品生産企業。

  蘇主任表示,下一步,自治區臺辦將在增加數量、提高層次、注重效果等方面,進一步促進寧臺之間的交流與交往,切實為在寧臺胞服務,相信隨著寧臺交流的逐步深入,發展的空間會廣闊,未來將大有可為。(齊曉靖)

編輯:齊曉靖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