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報道
 
傳統“皇會”踩街表演 引來數千民眾駐足

  時間:2006-09-21 15:09    來源:     
 
 

踩高蹺表演

  台灣網9月20日消息  精彩絕倫的開幕式水上表演剛剛結束,震天的鼓聲,拉開了開幕式傳統“皇會”踩街表演的戲幕。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表演引來數千民眾駐足觀賞,掌聲叫好聲聲聲不斷!

  據了解,此次傳統“皇會”踩街表演主要以十個區縣民俗文化表演代表隊為主體,他們的表演主要來源於民間民俗文化,踩高蹺、飛镲、舞龍、杠箱等表演代表隊紛紛為觀眾表演了拿手絕活,贏得喝彩聲不斷。唯一一個其他地區的代表隊是來自臺灣九天玄妙宮鼓隊,他們為“皇會”踩街表演帶來了動人心魄的擊鼓表演,得到了與會嘉賓和觀賞民眾的一致好評。(李小輝 徐唯實)

延伸閱讀

  古文化街的“皇會”,也是一個聞名遐邇的傳統活動。“皇會”最初叫“娘娘會”。相傳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后宮”海神娘娘的生日。清代康熙年間,有人倡儀,在海神娘娘誕辰之前出會4天,即農曆三月十六日送駕:將海神娘娘和眼光、子孫、斑疹、送生娘娘的頭像,送到閩粵會館天后殿供奉;十八日接駕:將這5位娘娘的木像接回;二十日和二十二日“出外散福”:抬著5位娘娘的木像沿街遊行,接受人們的香火。這就是最初“娘娘會”的活動。每逢此時,民間的法鼓會、大樂會、鶴齡會、重閣會、中幡會、高蹺會等,沿街表演各種技藝,呈現一番盛況。

  到了乾隆年間,乾隆皇帝乘船下江南路過天津,一時高興,提出要看“娘娘會”。當時,乾隆皇帝的船停泊在三岔口。各會從船前經過,盡力表演,各顯其能,精彩紛呈,博得乾隆皇帝的賞識。其中,鄉祠挎鼓表演出色,乾隆皇帝賞給4名鼓手各一件黃馬褂;鶴齡會唱得最好,乾隆皇帝賞給4名鶴童各1個金項圈。乾隆皇帝還“娘娘會”的組織安排大加稱讚,賞給2面龍旗。從此以後“娘娘會”身價倍增,易名為“皇會”。

古稀老者杠箱表演

舞獅隊的精彩表演

雙龍出海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