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臺灣
 
信步臺灣之六:老吳其人

  時間:2006-09-05 14:28    來源:     
 
 

  老吳,是我所認識的臺灣人當中認識最早的一位。

  那是在9年以前,老吳隨北港朝天宮的媽祖文化交流訪問團來津朝拜天津天后宮。作為總幹事,己過花甲之年的老吳就像個年輕人,跑前跑後,張羅著各種各樣繁雜瑣碎的事務性工作,精力十分充沛,辦事幹練,效率也極高。特別是談吐間的詼諧、幽默和豁達、風趣令我難以忘懷。

  老吳曾經是退役的飛行員,一米八五的個子,腰板總是挺的筆直,走路的功夫很少有人比得了。這次臺灣之行的10天裏,一直是老吳負責安排我們的食宿和觀光考察,一路風塵,從未見老吳有過倦容。有時因為疲勞,我們都不想下車去看一些景觀,而老吳卻每每都是勁頭十足,像個壯小夥,這真讓我們這些比他小幾十歲的青壯年晚輩汗顏。

  老吳很講究儀錶,每天頭髮都梳理的整整齊齊,雖然有些稀疏,但很有光澤,沒有一絲白髮。老吳喜歡穿著時髦的服飾,無論是短袖的襯衫,還是長袖的T恤,很少有素色的,不是花的,就是格的。下身常穿著深藍色的牛仔褲或做工考究的西裝褲,十分灑脫。而且每天都穿著不同,一天一個新感覺。

  老吳很愛美,除了衣著講究外,還喜歡戴佩飾。記得從宜蘭出發後,中途在一個高速公路的停車場休息,老吳請我們喝咖啡。在大家休息的這會兒工夫,老吳還興致勃勃地在這個停車場的小商場買了一個工藝戒指,説是戴著玩。

  老吳的外型頗像我們的前任總理朱鎔基。一舉手,一投足,一眸,一笑都十分酷似,我們曾經打趣地要老吳做個模倣秀,參加酷似名人大賽,一準能得冠軍。

  老吳的知識淵博,對臺灣歷史飛民俗,特別是媽祖文化的研究頗有造詣。這一路的臺灣之行,老吳給我們不停地介紹著臺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風土人情,歷史掌故,讓我們大開了眼界,增長許多以前不曾了解的知識。記得在2003年“中國?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期間舉辦的學術研討會上,老吳的一篇《臺灣社會的轉型與宗教信仰活動演變》論文受到了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開會那天,老吳因為嗓子發炎,不能講話,還是由我代他宣讀這篇論文。

  老吳愛開玩笑。從桃源機場到北港的路上,路邊有許多玻璃小屋,賣香煙和檳榔。售貨員清一色的穿著奇裝異服,或是泳裝的少女,濃粧艷抹,花枝招展,人稱“檳挪西施”。沿途的這些玻璃小屋和“檳梆西施”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風景線。我們坐在車子上也在不停地議論著這些人和這種職業,老吳總是在中間插上幾句玩笑話,或要我們下去和那些檳榔西施們聊一聊,拍個照。其實,我們也知道,老吳根本沒有停車的意思,而且他很注意自己和我們的團隊紀律。就我而言,如果單純從一個民俗學者的角度去説,真應該下去做個田野調查,畢竟這種采風的機會是難得的。當然,我還是放棄了這個計劃。

  老吳的孩子都己長大成人,可謂兒孫滿堂,本應在家享受那種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然而,老吳是個閒不住的人。他喜歡工作,喜歡旅遊。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朝天宮,差不多平均每天要接待十余撥甚至更多的臺灣各地來朝天宮朝拜的進香團。然後,在休假的時候,老吳要麼就去美國看他的兒子,要麼就到世界各地旅遊。老吳曾經到過大陸的許多名勝古跡和地區,有些地方我們還不曾到過。老吳常説,兒孫自有兒孫福,作為老年人只要有個好身體,有個好心態,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實有條理,不拖累兒女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快樂、煩惱,自己是擁有自主權的,不是別人可以操控左右,完全操之在自己的一個念頭上。只要心境能接受,快樂人生並不難。
老吳的一番有哲理的話,倒是讓我想起了一本書中講到的一個故事。説古時有位富翁,他想請求一位和尚賜他一幅墨寶,和尚不假思索,急峰一揮,寫下6個大字“父死、子死、孫死”。富翁看到這6個字,很驚訝的問和尚:“師傅,您怎可開這麼大的玩笑,難道您不知死是很不吉祥的文字嗎?”但和尚卻慈祥的答説:“誰説這6個字不吉祥,其實它很吉祥。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兒子比你早死,你是不是很悲傷?”富翁回答説:“是啊!”和尚繼續説:“如果你的孫子又在你的兒子之前死了,你父子是不是更悲痛?”富翁又答:“對呀!”和尚又解釋道:“如果你的家人一代代照著我寫的次序死,那豈不是人人都享盡天年,這才是真正的吉祥呀!這才沒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哀呀!”富翁聽完後,轉憂為喜,於是高興地向和尚道謝。由此,我想只要自己能調整到一個好的心境,快樂才永遠沒有瑕疵,沒有恐懼,沒有遺憾,快樂永恒人生才能輕鬆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老吳很會保養,對養生之道也頗有研究。一路上,他常教我們如何鍛鍊身體,如何進行自我保健,老吳教大家“提肛”的保健方法我至今想起來就笑,老吳當時可真的是一本正經,他説這種鍛鍊誰也看不見,但是效果非常好,它可以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只要有空隙,就可以做一做。我不知我的同伴們是否還記得,是否還堅持。不過,我一直沒能堅持。

  我很羨慕老吳。我想,假如我到老吳這樣的年紀,我一定不如他。但是,我從他的身上的確得到了許多有益的啟迪。直到今天,我每想到臺灣,我每想到老吳,我心中就會常常默默地為他祝福,祝他永遠那樣瀟灑,那樣快樂,那樣富有魅力,祝他健康長壽。(尚潔)

 
編輯:system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