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重點開發區
 
南昌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來源:      日期:2005-09-08 11:07

         南昌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創建於1991年,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區。高新區區域面積32平方公里,園區內初步實現了工廠園林化、設施配套化、園區生態化。建成區已實現道路、供水、供電、通訊、排水、排污、煤氣管網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被國家建設部評為江西省唯一的“全國城市物業管理優秀工業區”。
    
       高新區工委、管委會是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享有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和部分行政管理許可權,對高新區實行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和統一管理。區內建立了精幹高效的管理機構和完善的社會支撐服務體系,實現了一棟樓辦公、一條龍服務,五個工作日內可為企業落戶辦完所有手續。
    
       高新區“鄰江依湖”,環境優美、設施完善、政策優惠、服務高效,已成為中外企業家競相投資的首選之區。
 
行政管理機構
    
       南昌高新區實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區管委會按照省、市政府的授權對高新區行使項目審批、土地管理、規劃建設、人事勞資等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和部分行政管理許可權,高新區設有一級財政和獨立金庫。為了給高新區營造一相對優化的投資環境,江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出臺了《南昌高新技術産業開發發區條例》,以促進和保障南昌高新區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和良好的法治環境。
 
服務機構
    
       區內設有國稅局、地稅分局、工商分局、公安分局、質監分局、消防中隊、交警中隊、創業服務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城管監察大隊、勞動監察大隊、勞動仲裁委員會、社會保險事業管理處、勞動保障服務分中心、審計事務所、會計事務所、電信分局、建設開發公司、物業管理公司、進出口公司;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商業銀行、農業銀行、保險公司等在區內設有營業網點,形成了為企業實行“一條龍”的支撐服務體系。主要服務機構已集中在一棟樓辦公,實行了“一站式”公開服務,全部服務項目、辦事程式和收費標準一律公開,5個工作日內可為企業進區落戶辦完所有手續,從而為進區的海內外客商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
 
政策環境
    
       南昌高新區是江西省科技經濟特區,享有國家賦予的一系列財稅優惠政策,並建立了一級財政,使進區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得以真正落實。
    
       高新區的政策法規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為將高新區的管理與發展納入法制化軌道,使高新區指導方針、管理體制、創新機制、高新技術産業化政策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省人大已出臺《南昌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條例》。同時,區管委會還根據國家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制定了一系列具體規定彙編成冊,使高新區各項工作和有關政策的落實得以進一步制度化、公開化、規範化。
 
園區建設
    
       南昌高新區創建了“一區多園”的發展模式,區內建立了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為投資主體的清華高科技工業園、浙江大學科技園、南昌大學科技工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金廬軟體園和昌東高校園區。
    
       近三年來, 南昌高新區完成基本建設投入25.8億元,建成城市道路總長57.2公里,各類管線344.6公里,構建了輻射全區的道路網路總體框架。
    
       高新區內市政設施齊全,服務設施配套。京福高速穿區而過,贛江水運直達港口,10條公交線直通市區;全省開發區中唯一的南昌海關辦事處以及電信分局,供電分局,總裝機容量58.5萬千瓦的變電站,日處理污水100萬噸的污水處理場首期33萬噸工程已投入使用,自來水管網、有線電視網和高速寬頻網路與市區直接聯通,産業區實現了道路、通訊、供水、供電、排水、排污、煤氣管網和土地平整“七通一平”;區內建有休閒公園、湖景公園、花園式科技人員公寓、賓館、酒店、寫字樓、工業標準廠房以及設施優良的寄宿學校和商貿網點,高新區已成為江西省投資軟硬環境最好的區域。
 
招商引資與産業項目
    
       建區以來,高新區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南非、紐西蘭、匈牙利、香港、臺灣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家外資企業進駐區內。近三年來,全區累計實際利用外資2.8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49億元,尤其是2004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從2001年的1774萬美元增長到1.25億美元,相當於2001年的7.1倍、建區前10年總和的1.2倍;實際利用內資從2001年的7.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2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01年的2.9倍,建區前10年總和的1.4倍。
    
       近幾年,我區引進的高科技企業有高檔銅箔、高精度銅板帶、高檔空調和無洗滌劑洗衣機、國家一、二類新藥等,這些高科技項目具有強勁的生命力,為南昌高新區今後的發展帶來強大動力。
  
       與此同時,我們還先後與馬可尼公司、愛默生公司、西門子公司、微軟公司、住友會社、FCB公司、ABB公司等世界500強企業進行了密切接觸,彼此建立了友好關係,為今後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經濟總量與財力狀況
    
       南昌高新區的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九五”期間,我區經濟總量每年均以超過30%的速度快速增長。2004年全區完成市屬工業銷售收入41.1億元,工業增加值12.28億元,利稅總額4.45億元,分別是2001年的3.3倍、2.6倍和2.2倍,市屬工業經濟指標在2001年的基礎上超額完成了“三年翻一番”的目標。各項經濟指標都保持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高新區真正步入了經濟發展的高速增長期,成為江西區域經濟中産業集聚效益最顯著、發展速度最快、投資回報率最高、創新能力最強、極具發展前景的新經濟增長點。
    
       區財政自1997年成立以來,在區內産業發展的帶動下,財政收入得到了高速增長。2004年,全區實現財政總收入5.2億元,區財政實力的增長為我們加大對企業的服務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産業規模與産業結構
    
       南昌高新區形成了以民營企業、股份制企業和三資企業為主體的高科技企業群體。 南昌高新區已初步形成電子資訊及應用軟體、生物醫藥、光機電一體化、新材料四大支柱産業,以這些支柱産業為主導的産業群體實現的經濟效益佔全區經濟總量的90%以上。全國第10個“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産業基地”─金廬軟體園自1998年5月成立以來,已有軟體企業150家,佔全省總數的80%。其中年總收入超千萬元的企業有17家,研製開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各類軟體産品140余項。2004年園區實現總收入16億元,佔全省軟體産業總量的88%。軟體産業的迅速崛起,使金廬軟體園成為推動我省國民經濟資訊化、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的動力源。

       來源:江西投資招商網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