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業者北京旅展搶商機
字號:
臺灣館,幾多感動;赴臺遊,幾多期待(組圖)

  時間:2006-06-23 20:03    來源:     
 
 

臺灣館迎接四方賓客  

台灣網623日北京消息   驚喜、親切與感動!這是許多進入臺灣館的大陸顧客的一致感受。阿里山、日月潭等著名景區,更是對大陸顧客有著難以抗拒的吸引力。

 

2006北京國際旅遊博覽會第二天,仍是只向業內人士開放參觀與洽談。北京展覽館5號臺灣館光顧的人士與開幕式當天略有不同,大部分是專業人士,但前來參觀、洽談的人比第一天還多。  

 

記者進入臺灣館內,迎面便看到臺灣中國旅行社展臺前圍攏著不少顧客,他們有的在和旅社負責人洽談業務,有的則在展臺前翻閱宣傳資料,展臺的服務人員也很熱情的招呼著過往的顧客,向他們講解並分發著旅行社和景區的資料。

 

在由劍湖山、阿里山等景區布展的臺灣館的另一進口處,阿里山姑娘小夥兒的民族服飾和歌舞,獨具一格的大氣展區和宣傳畫,更是吸引著進入臺灣館的觀眾們的眼球。幾乎所有從那裏走進臺灣館的觀眾都會直奔展臺,和阿里山的姑娘小夥兒們説上幾句話,問一些感興趣的問題,帶走一些難得一見的景區宣傳材料,或者拍照留念。環館一週,各展臺前都或多或少的圍攏著一些客人,展商和工作人員耐心、細緻、熱情的做著講解,發放著宣傳材料。

 

 

 

欣欣魚翅展位前顧客絡繹不絕

 

 

中華兩岸旅行協會的會員在與業內人士交流

 

 

這一對去過臺灣的老夫婦看到臺灣土特産倍感親切

一對老夫婦邊走邊看邊,還駐足和一些展商探討。上前一問才知道,原來兩位老人去過臺灣,而且還有親屬在那裏。聽説臺灣這次組團來參展,特意過來重溫一下臺灣的山水美景,風土人情。老人精神矍鑠,當記者問起臺灣之旅的感受時,他們非常欣喜但也頗有感慨:8天的旅遊倒是繞著臺灣島轉了一圈,臺灣的美麗風光也欣賞的差不多,但這一去一回的飛機卻是讓人相當的困惑。老人形象地比喻,繞道泰國,拐了一個胳膊肘的大彎兒,很多錢都讓泰國人賺走了。“如果直著飛,該多好!”老人家同時做出了一個直飛的手勢。記者又問道如果今年十一大陸居民赴臺遊成行的話,他們還會不會再去臺灣旅遊觀光?她立刻回答道:“還去,肯定去!第一批報名就去!”

 

兩個女孩剛一走進臺灣館,其中一個就激動地喊道:“阿里山!”另外一個問到:“阿里山怎麼了?”“阿里山的……姑娘呀!”他們還請記者為她們和阿里山的姑娘小夥合影留念,可見大陸的年輕人對臺灣特別是一些著名景區,有著獨特而親切的感情。

 

一位老人見到記者跨著相機,趕忙招呼我給他和阿里山的姑娘小夥合影,看來是相信記者的攝影水準。拍完之後,老人欣喜地拿著相機讓四位阿里山的姑娘小夥看,嘴裏還不停的念叨:看,多清楚!回過頭來又非産感謝我説拍得很好很清楚,不停的道謝。老人這種溢於言表的心情,讓人看了都非常地感動。還有一位老人對阿里山姑娘小夥的服飾非常感興趣,甚至不敢相信那是手工製作的。這些生動的場景將大陸民眾對臺灣那種即陌生而又親切的感覺展露無遺。也讓人們對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早日成行有了更多的期待。

 

臺灣的美食特産也一直是大陸民眾關注的焦點,此次臺灣展團也專門設立了一個土特産展區。工作人員在向一位觀眾介紹金門高粱酒時,一個中年人湊上前來激動地説道:“這種酒太好喝了!我只是去臺灣喝過,回到大陸卻怎麼也買不到。”還問工作人員展臺上的酒賣不賣?工作人員開玩笑似的解釋道:“這酒是不賣的,是特意擺來吸引你去臺灣旅遊時到當地去喝的。”

 

記者還走訪了部分展商,他們都表示此次參展的目的之一便是希望能更多的和大陸這邊的同行及相關旅遊業者建立起聯繫,蒐集一些資料,再結合已經著手做的準備工作,為下一步開展大陸客赴臺旅遊的業務做好鋪路工作,以應對和期待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成行的到來。

 

記者還了解到,今天部分展商的負責人還利用難得的來京參展機會,將工作區域拓展到了臺灣館之外,有的去其他展區尋找商機,還有一些則去拜會北京的一些旅遊同行,洽談一些合作事宜等等。可以看出,臺灣展團確實是有備而來,而且是抱著極大的誠意,帶著旅遊業者的專業和熱忱的態度來為兩岸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作推動工作。

 

臺灣館風情萬種的展出,帶給大陸民眾幾多感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兩岸民眾正在拭目以待!(鐘寶華)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