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本網一線報道要聞視頻報道各界反應分析評論線路報價赴臺遊必讀景點推薦美食推薦
購物推薦 | 臺灣遊記民俗風情圖片記錄兩岸包機歷程大陸居民赴臺遊大事記兩岸週末包機安排兩岸“三通”進程新聞背景
 
 
 
臺業者:打造誠信旅遊市場才能迎來兩岸共贏局面
 
  來源: 台灣網      日期: 2008-07-10 08:40

 
 

  台灣網7月9日消息  截至今日,赴臺遊首發團島內行程已經過半,臺灣業者已開始分析首發團此行效能及下一步規劃。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臺聯合會理事長姚大光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就表示:大陸居民赴臺遊,島內眾多行業可謂雨露均沾,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打造兩岸誠信旅遊市場,才能創造出兩岸旅遊業界、大陸游客、兩岸關係等多層次共贏的局面。

  受益赴臺遊 島內眾多行業雨露均沾

  “幾天來已經接待北京、廣東等地首發團,感覺大陸游客對我們的服務認可度還蠻高。”帶著這一自信,姚大光對記者説,7月18日後,每天3000陸客赴臺更值得期待,屆時不只會使旅行社、飯店、航空、旅館、遊覽車等表像觀光産業受益,其他諸如商場、百貨公司、紀念品店、計程車、夜市、等行業都會雨露均沾。

  “觀光産業包含的範圍太廣了,很難説清具體哪些行業受惠。”姚大光舉例道,比如一天3餐吃3碗飯,10天就要吃30碗,全年100萬人就要消費掉3000萬碗飯,而整個環節中賣米的、種稻的、産肉的等等都會從中獲益,即所謂1元市值收入産生3元的社會效益。“這樣算下來,全年約600億新台幣的經濟收益,將能夠産生近2000億新台幣的社會效益,影響可謂蠻大。”

  接待大陸客 導遊培訓需進一步加強

 

  但接待首發團,也讓姚大光等業者看出一些不足。“導遊人員的進一步培訓要跟上,”姚大光説,因為此前陸客接待經驗不足,對大陸民眾的生活習慣、飲食口味、語言風格,甚至兩岸文化一定程度的差異性等了解不夠,“這些都需要導遊更深入地去認知和熟悉,才能保證服務更週到。”

  當然,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等大陸游客必到的景區硬體也要加強,比如停車場改擴建、道路安全維護、景區安全設施增加,甚至垃圾桶、洗手間的增加等等,都會根據客流量等因素的評估,儘速完善。

  陸客臺島“自由行”的條件會日漸成熟

  目前赴臺遊行程一般為10天之內走馬觀花,這讓很多大陸游客直呼不過癮。對此姚大光表示,臺灣大部分城市都希望用“自由行”的方式來滿足陸客遊透寶島、各地區各行業雨露均沾的雙重意願,“但這一步的實現目前只能作為長期規劃。”他分析説,赴臺遊開放初期,確保遊客安全和權益無損,從而保證臺灣的旅遊品質是為重任。“在大陸游客對臺灣環境還缺乏足夠認識,兩岸民眾彼此了解和認同度尚淺的情況下盲目開放‘自由行’,會略顯操之過急。”

  “所以赴臺遊開放初期,“團進團出”的模式還是上策。”姚大光説,但可以考慮適當延長時間,比如增至15甚至20天,以便線路線規劃更深入,行程安排更多元,力爭大陸游客從旅遊內涵上逐步接近自由行。“這樣的話,大陸游客就能多看幾個地方,在著名景點多停留些時日,臺灣的一些婚紗、保健、觀展等主題旅遊,也能得以領略,進一步實現臺灣走透透。”

  “我相信2010年以後,大陸游客赴臺遊的運作會更加順暢,‘自由行’的條件也會更加成熟。”姚大光説。

  兩岸業界應攜手打造誠信旅遊

  姚大光現在身兼三職:北極星旅社總經理、臺北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前不久又被推選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全臺聯合會理事長,面對兩岸旅遊,可為重任在肩。

  他表示,臺灣業界會站在公平、公正、公開的立場上,積極處理兩岸交流的深入所帶來的不同認知甚至糾紛,以免這些狀況影響兩岸整體發展。對大陸游客赴臺遊可能遇到的意外或突發狀況,臺灣旅遊工會也會提前做好遊覽車檢修、交通路線安排、行車安全保障、駕駛員安全培訓等系列的監管監督,一旦發生狀況,公會將立即啟動24小時緊急事件應變機制,通過全臺灣各地旅行公會,給予當事人必要援助,保障大陸游客的權益。

  姚大光説,“臺灣業者要誠信,大陸業者也要誠信,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打造兩岸誠信旅遊市場,才能創造出兩岸旅遊業界、大陸游客、兩岸關係等多層次共贏的局面。”(鐘寶華)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