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本網一線報道要聞視頻報道各界反應分析評論線路報價赴臺遊必讀景點推薦美食推薦
購物推薦 | 臺灣遊記民俗風情圖片記錄兩岸包機歷程大陸居民赴臺遊大事記兩岸週末包機安排兩岸“三通”進程新聞背景
 
 
 
特色茶飲--泡沫紅茶和擂茶(圖)
 
  來源:      日期: 2007-01-12 17:30

 
 

泡沫紅茶

擂茶不排斥任何“饗料”,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加入,可葷可素,可粗可精。

  前日和一位北京朋友聊天,碰巧聊到茶,我説泡沫紅茶起源於臺灣,擂茶是客家人的特色飲品,她問我“泡沫紅茶和擂茶很好喝吧?在哪買得到呢?”我向她承諾如果她來臺灣玩,我一定請她去品嘗最地道的。之後靈光一閃,何不把這兩種不容錯過的臺灣特色茶飲介紹給各位網友呢?

  首先推介擂茶。

  客家先民在流遷過程中,艱辛勞作,容易“上火”,為防止“六淫”致病,經常採集清熱解毒的青草藥制藥飲,江南可供採用的藥草很多,“茶”就是其中的一味。茶,古稱賈,《本草經集注》謂主好眠,兼有清熱、解暑、止渴、生津等多種功效,所以成了藥飲必不可少的用料。後又有人在藥飲中添加一些食物,便改良成了鄉土味極濃的家常食飲。勞動歸來,美美地享用一碗,甘醇的清流沁人心脾。如果用來淘飯,一股馨香,格外爽口。逢有普通客到,一勺笊飯,一把炒豆,攪入茶中,便可以招待。

  相傳擂茶便起源於上述的將茶與草藥擂爛沖服的“藥飲”,在臺灣,擂茶則是客家人的特製飲料,其製作與風味別具特色。

  “擂”茶的用具是擂持和擂缽。前者取一握粗的樟、楠、楓、茶等可食雜木,長短2-4尺不拘,上端刻環溝繫繩懸挂,下端刨圓便於擂轉;後者乃內壁佈滿輻射狀溝紋而形成細牙的特製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圓臺狀。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葉、米、芝麻、黃豆、花生、鹽及桔皮,有時也加些青草藥。用料中的“茶葉”其實不全是茶葉,可充當茶葉的品種很多,除採用老茶樹葉外,更多的是採摘許多野生植物的嫩葉,如山梨葉、大青葉、中藥稱淮山的雪薯葉等等,不下十余種。經洗凈、燜煮、發酵、曬乾等工序而大量製備,常年取用。

  加用藥草則隨季節氣候不同而有所變換,如春夏溫熱,常用艾葉、薄荷、細葉金錢、斑筍菜等鮮草;秋季風燥,多選金盞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可用竹葉椒或肉桂。原料備好,同置缽中。一般是坐姿操作,左手協助或僅用雙腿夾住擂缽,右手或雙手緊握擂持,以其圓端沿擂缽內壁成圓周頻頻擂轉,直到原料擂成醬狀茶泥,衝入滾水,撒些碎蔥,便成為日常的飲料。

  令人稱絕的是擂茶不排斥任何“饗料”,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加入,可葷可素,可粗可精。農家取材,極為方便。豆米花生、粉條乾果之類應先煮熟,連水衝入;菇筍香料和肉類應另行炒熟再加;芝麻米花則可直接撒入茶中。用勺攪勻,即成佳品。既可解渴,又可充饑,用以待客,經濟實惠。

  客家人熱情好客,吃擂茶往往見者有份,越吃人越多,客人吃了一碗又一碗,主人添滿這碗舀那碗,歡聲笑語,彼此間感情得以充分交流。

  現如今,觀光客到臺灣喝客家擂茶,最難得的享受,就是自己動手研磨的過程與樂趣。

   目前,世界上一些激情飲料已經駛入發展擴張的終點站,取而代之的是綠色、天然、健康的飲料。源於我們中華民族的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茶飲料因其獨特的風味、營養、保健療效、消暑解渴和低熱量、低脂肪、低糖的特點,以及天然、健康、新穎等特性,已成為滿足現代人們對飲料追求,符合國際發展趨勢的一種新型飲料。接下來給各位朋友講講臺灣人創制的泡沫紅茶。

  泡沫紅茶便起源於臺灣省臺中市,是受到歐洲人雪克杯調酒的啟發,在20年前,臺灣人將各種原料與茶調和,經過震蕩、搖晃,産生了泡沫茶。泡沫茶主要調製茶類為紅茶和綠茶,經調製的茶湯更幽遠,更具口感和情味,讓人沉醉。泡沫茶20年來風靡臺灣,近年來更全面推進大陸。現在大陸的許多大城市都可以見到泡沫紅茶店的招牌,不過,去泡沫茶的原創地臺灣來品味,自是另有一番感受喔!

  介紹完兩款不容錯過的臺灣特色茶飲,真是非常暢快。如果您于産茶季節來臺灣觀光,參觀茶農辛苦而繁複的制茶過程,親身體驗採茶品茗的樂趣,未嘗不是一個難得的經歷!(曬太陽的貓)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