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本網一線報道要聞視頻報道各界反應分析評論線路報價赴臺遊必讀景點推薦美食推薦
購物推薦 | 臺灣遊記民俗風情圖片記錄兩岸包機歷程大陸居民赴臺遊大事記兩岸週末包機安排兩岸“三通”進程新聞背景
 
 
 
週末包機和大陸客赴臺遊:新開局 新考驗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期: 2008-07-09 09:27

 
 

    陸客與寶島:相看兩不厭

  7月5日,大陸旅遊首發團兩個分團率先到達南投縣中臺禪寺參觀,一下車,就被豪華的歡迎陣容嚇了一跳:炎炎烈日下,數百人排成長龍夾道歡迎。獻花環,拍手,遊客走到哪,歡迎的人群就跟到哪,歡迎詞是大陸特色的“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寺廟創辦人、年屆81歲的惟覺大師也親自出面接待,與旅遊團成員合影留念。

  這是首發團臺灣行的感人鏡頭之一。從7月4日飛機落地的那一刻起,大陸首發團遊客就開始感受主人別致的熱情。

  臺灣也在感受大陸游客。多家臺灣媒體“貼身直擊”,首發團在臺北期間,一名臺灣環保人士自發跟隨,緊盯大陸游客的一舉一動。幾天下來,他得出結論:大陸游客舉止文明,素質很高。首發團下榻的酒店業者接受媒體採訪時,也由衷地誇讚大陸游客衛生習慣好,彬彬有禮。

  臺灣媒體人感慨:17年前,大陸記者首次入臺。臺灣報紙載文驚呼:大家注意,你身邊有大陸人啦!驚訝、擔心、甚至恐懼,都在這一句話中。現在,近800大陸游客今天涌入,臺灣人熱情歡迎。今非昔比,兩岸關係,進入了新的階段。

  週末包機:一日往返不是夢

  “直航第三天,兩岸的天空依舊熱鬧,總共有8班大陸包機飛來臺灣,載滿返鄉的臺商,大家都感嘆,回家的路終於變近了。”這是7月6日的臺灣媒體報道。“一日往返不是夢”,週末包機在臺灣引起的強烈反響,不亞於開放陸客觀光。

  “兩岸一日生活圈”,成為往來兩岸商務人士口中的高頻詞彙。

  “沒想到一天真的可以來回!”遊艇五金供應商童慶忠首航日搭乘立榮班機飛到上海,下午與客戶約在浦東機場洽商,晚上在機場貴賓室拍板定案,晚上趕搭班機回臺北。

  “兩岸一日生活圈逐漸成形,未來潛力甚至可能超越高鐵帶來的北高一日生活圈!”臺商王先生預言。

  104人力銀行中國獵才總監黃至堯認為,週末包機後,兩岸往返就像臺北到臺中一樣方便,兩岸就業市場將産生質變,可能出現三種工作型態,一是在大陸就業,週末回臺灣;二是一週在大陸工作,一週在臺灣工作;其三則是平常在臺灣工作,週末到大陸兼差。

  據臺灣媒體報道,從7月18日開始,第二輪的週末包機就要登場,臺灣航空公司訂位已經達到八成。週末包機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從春節包機到節日包機,再到週末包機,兩岸的空中距離越來越近,兩岸航空業者仍“不滿足”。

  “兩岸航線如果能正常化,會飛得更好。我們期待太久了。”正在臺北的東航總經理曹建雄説。東航已經率先拿到了兩岸有關部門的許可證,在臺籌備設立辦事機構,目前已經完成選址。

  商機無限:期待明天會更好

  “大陸居民來臺旅遊的團費每人平均約5萬元新台幣,加上個人其他消費估計可達6萬元新台幣,如按7月18日後每天3000名大陸游客來臺計算,一年産生的相關旅遊收入將超過600億元新台幣。此外,旅遊收入還將帶動相關産業的發展,1塊錢的旅遊收入將有3塊錢的‘乘數效應’,這對臺灣經濟復蘇是有益處的。”臺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全聯會)理事長姚大光説。

  陸客帶來的商機,對各行各業都有擋不住的吸引力。連對直航、開放陸客觀光持負面態度的民進黨籍縣市長也開始著急了。“沒辦法,地方上的業者賺不到錢哇哇叫,指責縣市政府辦事不力”。

  針對民眾和業界的高期望值,有專家學者和輿論呼籲冷靜。島內經濟學者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説,如果對大陸游客直接帶給臺灣的經濟效益期望太高,很有可能會落差很大。

  《 聯合報》也發表社論指出,兩岸融冰的發展,剛好碰上了臺灣經濟陷入困境,難免讓許多人對於週末包機、開放觀光有高度的經濟效應期待。不過,若要讓臺灣長遠經濟復蘇與健康成長,大家該有一些基本的心理準備。現在陸客基於長期封鎖産生的好奇而大量湧來,若要維持這種熱潮不墜,還要下一番功夫。臺灣希望借觀光來刺激景氣,應看大不看小,不能眼光短淺。不要只想短期從大陸觀光客身上賺取人民幣,而是借此機會進行基礎投資與升級,從觀光産業最迫切缺乏的環節著手改善:保護自然景觀,提升人文建設品位,確立體貼服務態度……

  冷靜思考的同時,島內專家們也認同週末包機和陸客登臺無疑給疲弱的臺灣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而且好戲在後頭。(王堯 王平)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