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動態本網一線報道要聞視頻報道各界反應分析評論線路報價赴臺遊必讀景點推薦美食推薦
購物推薦 | 臺灣遊記民俗風情圖片記錄兩岸包機歷程大陸居民赴臺遊大事記兩岸週末包機安排兩岸“三通”進程新聞背景
 
 
 
臺報:臺灣拼觀光應待客有方 才能為經濟開啟新窗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日期: 2008-07-08 10:35

 
 

    中新網7月7日電 臺灣《聯合晚報》6日發表社論説,兩岸間的週末包機正式成行,帶來眾多的大陸觀光客。七月四日首航日以來,各機場喜氣洋洋,代表著臺灣終於從過去幾年不正常的封閉狀態走出來,也象徵著與大陸的關係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社論説,兩岸融冰的發展,剛好碰上了臺灣經濟陷入困境,難免讓許多人對於通航、開放觀光有高度的經濟效應期待。不過,若是要讓兩岸關係真能對臺灣長遠經濟復蘇與成長髮揮健康的作用,恐怕大家該有一些基本的心理準備。

  第一項心理準備,臺灣所需要的開放,不只是對大陸開放而已。大陸觀光客來臺,應該被視為難得的契機,幫助臺灣本身全面檢討觀光事業體質,乃至於我們與世界的連結紐帶。臺灣過去的觀光業並不算特別成功,那麼現在就算大陸客基於長期封鎖産生的好奇而大量湧來,但若要維持這種熱潮不墜,還要下一番功夫。換個方向看,如果因應大陸客來臺,臺灣做了正確的準備,能夠提供來客豐富充實的體驗,那麼也就同樣能拉住其他地方的訪客了。

  臺灣希望借觀光來刺激景氣,應看大不看小,不能眼光短淺。不要只想短期從大陸觀光客身上賺取人民幣,而是借此機會進行基礎投資與升級,從觀光産業最迫切缺乏的環節著手改善:保護自然景觀,提升人文建設品味,確立體貼服務態度……,才能真正使來客滿意,而收穫經濟上的成就。

  第二項心理準備則是,兩岸進一步緊密接觸,必然帶來衝擊。一定得未雨綢繆,設法降低雙方的認知誤差,不要因為誤解而反而製造了兩岸人民間的互動衝突。

  社論説,直航的確會將兩岸轉為“一日生活圈”,這是個巨大的變化,必然影響臺灣各個産業。從公權機關到民間相關業者,應以審慎樂觀的態度因應,希望能讓開放收到最大的成效。拼觀光應待客有方,才能為臺灣經濟開啟新的一扇窗。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