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劉公島

時間:2010-05-12 13:29   來源:

  劉公島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山東半島最東端黃海之濱的威海灣內,東西長4.08公里,南北最寬處1.5公里,距威海市區2.1海裏。


  劉公島自然風光優美,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譽。島上峰巒疊起,植物茂密,森林覆蓋率達87%,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公佈為“國家森林公園”。劉公島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2℃左右,是避暑、度假、療養的理想之地。


  劉公島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國遺址,又有名揚海內外的清朝北洋水師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臺等大量文物古跡,還有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眾多歐式建築。主要景點有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劉公島博覽園、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等。


  1985年,劉公島由封閉的軍事禁區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旅遊環境全面優化,服務品質不斷提高,先後榮獲“國家文明風景區”、“全國首批AAAA級旅遊區”和“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等稱號。


  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開館于1985年3月21日,屬紀念遺址性博物館,以北洋海軍和甲午戰爭為主題,以豐富的歷史遺跡和特色鮮明的陳列挺秀于中國博物館之林。其轄屬保護管理的“劉公島甲午戰爭紀念地”,包括北洋海軍提督署、龍王廟、丁汝昌寓所、水師學堂、鐵碼頭、黃島炮臺、旗頂山炮臺、東泓炮臺、日島炮臺等共28處紀念遺址,均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開放參觀的有北洋海軍提督署、龍王廟、丁汝昌紀念館、黃島炮臺與兵器館、旗頂山炮臺、東泓炮臺等。館內藏曆史照片1000多幅,北洋海軍與甲午戰爭文物資料200多件,打撈艦船文物標本300多件,其中濟遠艦雙主炮,為當今海內外所僅有,堪稱“鎮館之寶”。


  該館先後被團中央公佈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家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公佈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中宣部公佈的全國一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國家文物局公佈的全國十大“優秀社會教育基地”之一。1994年7月6日,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題寫館名。李鵬、李嵐清、喬石、劉華清、田紀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為該館題詞。


  劉公島博覽園是一處融歷史文化與影視科技于一體,集古典建築與園林藝術于一身,匯甲午風雲、英租歷史、劉公文化于一園的大型綜合性景點。主要包括五大景觀,一是生動講述漢末皇太子劉民漂泊劉公島,並在島上扶危救難、樂善好施感人史實的海聖殿;二是在原址復建的當年登州刺史為迎接武則天東巡而建的一代名樓望海樓;三是通過動感技術、超大銀幕和史詩大片《甲午海魂》,精彩演繹黃海大戰、豐島之戰、威海衛保衛戰悲壯慘烈的甲午海戰演示館;四是真實再現威海衛被英國強租32年、劉公島被英國強租42年屈辱歷史的英租威海衛歷史博物館;五是與天壇、地壇並稱的中華海壇。此外,青銅水琴、千年鯨骨、海市蜃樓、東海龍宮等景觀和功能齊全的休閒娛樂購物區,也為博覽園增添了新的亮點。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中有60多種植物競相生長,樹木以黑松為主,整個公園蔭天蔽日,流翠滴綠,另外還有梅花鹿等數十種野生動物棲息其中。主要景觀有:北洋海軍忠魂碑、劉公泉、五花石 、板礓石 、聽濤崖、貝草嘴等。

編輯:宿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