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表演工作坊出品的舞臺劇《彈琴説愛》,是一齣雙人鋼琴相聲劇,溫馨而感人。一個是全盲的鋼琴家——23歲的許哲誠,一個是會講中文的美國人——大學音樂教授范德騰,兩個完全沒有舞臺經驗的演員在舞臺上且“彈”且“談”,彈優美的音樂,談多彩的人生。師徒兩人邊彈奏鋼琴邊如相聲般對話,把對音樂和人生的隨想,以對談和對彈的方式輕鬆幽默地呈現,演出一幕生命悲喜劇。
一部因意外而誕生的舞臺劇
這出舞臺劇能夠誕生是個意外。許哲誠愛聽賴聲川導演的相聲劇,而曾為《寶島一村》鋼琴演奏的范德騰也是相聲的粉絲。2008年,范德騰向丁乃箏提出“戲劇+音樂”演出的想法,但直到2009年,三人才開始進行探索,最終形成如今這種用音樂來演戲的特殊形式。
由於許哲誠之前對臉部表情、舞臺方位完全沒有感覺,丁乃箏將自己的眼睛蒙起來體驗盲人的感受,還握住他的手,教他如何走位、做手勢,以便在演出時讓他獨立完成起身、轉身、坐下、前進這些動作,並讓他摸自己的臉,體會臉部表情變化。在臺北的媒體見面會上,丁乃箏告訴記者,“我們在辦公室裏租了兩台鋼琴,排練初期完全沒有時間表,也沒有想到要公演,前前後後排了將近一年,排練的過程和一般戲劇也很不同。這樣的舞臺劇對觀眾來説是完全陌生的,第一次試演,我們到了一個女子中學中,沒想到才演了3分鐘,學生們就跟著音樂的節奏拍手唱起歌來,直到這時候,我才完全放下了懸著的心。”
真實的故事演繹音樂人生
舞臺上的主角是兩個以音樂為生命的男人,一個是常年在臺灣生活的美國鋼琴家范德騰,一個是全盲的臺灣鋼琴家許哲誠。全劇的故事全部來自於這對師徒真實的人生經歷。今年只有23歲的許哲誠從11歲就開始跟著在東吳大學音樂系授課的范德騰學鋼琴。這個出生3個星期就因為視網膜剝落而雙目失明的孩子,3歲時就顯示出在音樂上的天賦,無師自通地能用鋼琴彈出外公口哼的曲調。於是,靠計程車謀生的父親不顧經濟的拮據,開始培養他學習音樂。從9歲開始,許哲誠就不斷獲獎,在臺灣被很多人視作“貝多芬再世”。 17歲拿到獎學金去奧地利進修,卻因為無法閱讀音樂史這門課程而拿不到畢業證書,最終回到臺北街頭彈琴。而《彈琴説愛》,正是通過對談和對彈將這個過程表現出來———兩人在兩架鋼琴前面對面坐下,或獨白,或對談,或彈琴,或唱歌,配上多媒體視頻和肢體語言,形式別具一格,
演出不同於任何一種演劇方式。兩個男主角通過音樂來演戲。范德騰與許哲誠在舞臺上不斷地演奏著各種音樂,從藍調到肖邦、從流行新曲到臺語老歌,還模擬了鈴聲、關門聲等這些來自生活中的聲音。兩人不僅彈琴,也不斷唱歌。而在音樂之外,他們還間歇地對話,聊他們的生活、聊人生的感悟。在某些段落,5個年輕的女孩會在舞臺上舞蹈,和兩人彈奏的音樂相映成趣。范德騰告訴記者,他不喜歡音樂會那種悶頭彈到底的傳統演奏方式,而許哲誠更是一聽音樂會就會睡著,這樣的表演,正對胃口。
在笑聲和琴聲中度過快樂時光
全劇的主要道具是兩架三角鋼琴,演出時,天幕上還會投影創意十足的視頻。兩位非職業演員,把這齣劇目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好似自我介紹;第二部分是“瘋狂授課”;第三部分則為人生感悟。120分鐘的表演別具一格。一開場,聚光燈就打在許哲誠的身上,他摸索著走到鋼琴面前坐下,開始在自己和老師雙鋼琴的伴奏下講述成長歷程。在“瘋狂授課”一節裏,他們還施展出“超級四手聯彈”的方法——小許坐在琴凳上彈奏,而老范在鋼琴兩頭疲於奔命地敲鍵盤,畫面十分有趣。
除了精湛的鋼琴演奏之外,《彈琴説愛》中師生兩人對人生的討論也成為一大亮點。全劇開始,范德騰就用聲調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解釋“藍調”,許哲誠好奇道:“什麼‘爛掉’?”進而引發藍調表達悲苦,那麼何謂快樂的探討。這段夾雜著搞笑和人生哲理的討論,也奠定了全劇的氛圍,整場演出都在笑聲和琴聲中,展開對生命話題的深入思考。
《彈琴説愛》由丁乃箏導演,賴聲川擔任藝術總監,在臺灣地區已經演了20多場,幾乎每個觀眾看完都會推薦10個朋友再來看。
“這是一齣挺特別的音樂舞臺劇,説不上它究竟是一齣戲,一台音樂會,還是一個相聲劇,所以只有讓你們看一看,親自感受一下。感受音樂對心靈的撞擊,生活的趣味和人性的溫情。”導演丁乃箏笑著介紹她的這部新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