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臺辦宣佈優惠臺胞十五項政策措施

時間:2006-12-11 15:54   來源:

  4月大事回顧

  4月4日,對於臺當局“農委會”駁回大熊貓入島申請,臺北市立動物園表示,等收到公文就要提出申請覆議,至於斥資2.3億元新台幣的大熊貓館,預計今年9月完工的計劃不會改變。

  4月5日,從福建省東山檢驗檢疫局獲悉 東山轄區頭3個月共輸臺水産品1.0165萬噸、共454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97.89%和89.65%。輸臺水産品約佔福建省的三分之一。

   4月6日至10日,第十屆西洽會的一大亮點“臺灣美食展”將在陜西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在昨天上午召開的“臺灣美食展”新聞發佈會上,記者了解到,此次“臺灣美食展”將設臺灣特色美食、農産品、臺灣連鎖品牌等200個展位。

         4月8日——4月11日,一年一度的廈門臺交會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臺灣水果及農産品訂貨會”作為此次臺交會的重要配套活動,無疑是這屆臺交會的亮點。

        4月15日,中臺辦主任陳雲林在兩岸經貿論壇閉幕式上授權宣佈和通報大陸方面將進一步採取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惠及臺灣同胞的十五項政策措施”,其中包括七條有關臺灣農産品相關措施。

        4月19日,針對大陸市面上出現倣冒的“臺灣水果”,臺“農委會”副主委李健全19日表示,“農委會”設計的臺灣水果“産地標章”即將出爐,將於1個月內與臺灣省農會協調後,委由省農會前往大陸註冊。

        4月20日,第七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開幕,會上將出現臺灣農産品的身影。這項中國著名的農業會展活動,第一次設立臺灣農産品展示展銷區,集中展示來自臺灣的名優果蔬。

        4月20日,在大陸方面宣佈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15項措施中,對臺灣新增柳橙等4種水果、11種蔬菜以及部分水産品實行零關稅措施得到了臺灣農産品進口商的熱烈歡迎。廈門海關也提前做好準備,開闢通關“綠色路線”和“保鮮通道”,讓臺灣鮮活農産品快速登“陸”。

        4月21日下午,山東省棲霞臺灣農民創業園迎來了首批前來參觀考察的臺灣客人。

        4月22日,第七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臺灣農産品展示活動今日落幕,這次臺灣農産品的展覽讓大陸消費者再次領略到了臺灣農産品的獨特和品質,也讓臺灣農民再次感受到了大陸消費者的熱情和美好的市場前景。

        4月22日,昨天又有一艘臺灣活水船運載一批活石斑魚進入閩南東山港臺輪碼頭,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不到三十分鐘就放行讓活魚上岸。據統計,自今年二月中旬以來,臺灣活魚共己二十五批、一百多噸運進東山港,貿易額達二十四萬多美元。

         4月22日,翠綠的番石榴、金黃的楊桃在上海龍吳港區的臺灣進口水果檢驗檢疫點揭開神秘面紗。歷經海上顚簸,此番抵滬的七噸水果均來自臺灣彰化縣。

         4月22日,來自臺灣省各級農會、各農業協會、農業企業的代表昨天下午到山東省棲霞參觀了臺灣農民創業園。農業部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李永華、棲霞市市長李寧及臺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分別介紹了棲霞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有關情況及合作前景。

        4月24日,春日沐閩臺,一水共鄉情。今日上午9點15分左右,連戰一行訪問廈門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並欣然題字。

       4月28日下午,玉林市委、玉林市人民政府、自治區農業廳、自治區商務廳、自治區臺辦在南寧聯合舉行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新聞發佈會。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