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兩岸農業經濟專家、學者聚首汕頭

時間:2006-12-11 15:39   來源:

  8月大事回顧

  8月1日,為進一步發揮閩臺“五緣”優勢,加快建設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推動兩岸經貿合作,福建省日前正式出臺《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發展規劃》。

     8月7日,國民黨政策會副執行長張榮恭表示,中共中央臺辦主任陳雲林等人已經填寫表格,申請赴臺參加兩岸農業論壇,八月中旬前會向“行政院陸委會”提出申請。

     8月8日,來自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消息稱,國家質檢總局近日批准,汕頭成為廣東首個對臺漁船自捕水産品實施檢驗檢疫便利措施的口岸。

     8月9日,第十五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近百位學者出席了會議。國臺辦副主任孫亞夫出席了會議。 

     8月14日,臺灣一艘漁輪裝載著18噸新鮮帶魚,抵達寧德三沙港,這是霞浦集散中心成立以來迎來首批入境水産品。

     8月16日,第四屆海峽兩岸(農業)高新技術産業交流與合作發展研討會今天在廣東汕頭市隆重召開。海峽兩岸農業經濟界近百名專家與學者聚首汕頭,就兩岸如何攜手構築海峽兩岸農業經濟共同繁榮展開熱烈的討論。

     8月17日下午,一艘巴拿馬籍貨輪滿載近千噸臺灣遠洋船隊捕撈的深海魚,緩緩靠泊在東渡港,這是臺灣自捕魚首次大批量登陸廈門口岸。

     8月17日上午,大嶝對臺專門口岸今年以來第八次向金門供應蔬菜。廈門有關部門精心檢查,保證供應金門的蔬菜品質合格。

        8月19日,長泰臺商協會一行6人,風塵僕僕來到武夷新區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區進行考察,他們對武夷新區依山傍水,廣闊的地域,優美的自然風光及豐富的資源表示濃厚的投資興趣。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