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海南激昂

時間:2006-12-07 09:21   來源:

  ——2006“寶島行”海峽兩岸大學生夏令營散記

  阿里山的土,五指山的土

  ——熱情故鄉土。

  日月潭的水,南麗湖的水

  ——溫暖親情水。

  高雄港的沙,三亞灣的沙

   ——真誠友誼沙。

  7 月18日,來自臺灣南部中山大學、成功大學、昆山科大、南榮技術學院、義守大學、暨南大 學、真理大學、高雄餐旅學院、高雄應用科大、樹人醫專、東方技術學院、永達技術學院等12所高 校的近百名師生與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的100名同學以及海南臺籍大學生一起參加了歷時8天的 2006“寶島行”海峽兩岸大學生夏令營活動。

  海南省副省長林方略在夏令營開營式上致辭説,海南島和臺灣島地理環境相似,人文習俗相近 ,近年來,瓊臺兩島的聯繫日趨緊密;相信通過本次夏令營活動,營員們能真切感受到中華文化的 博大精深和兩岸文化的同根同源,希望兩島的大學生朋友能多發現一些共同點,少一些陌生與神秘 ,成為好朋友。

   攜手同心 真情交流

  很多來自臺灣的同學告訴筆者,此次夏令營他們經歷了人生中很多新鮮的第一次:有的第一次 坐飛機,有的第一次離開臺灣,有的第一次來海南。他們對海南之行充滿興奮和期待的同時,也有 幾許緊張和擔憂。樹人醫專許嘉育同學腦海中的海南島還停留在國民黨從海南敗退和中美撞機事件 的印象裏,行前他認為海南是一塊神秘且充滿疑惑的軍事要地。南榮李宛柔同學擔心是否會有語言 障礙而無法與海南同學交流。但一下飛機,見到藍藍的天,綠綠的樹,十足的陽光,加上海南同學 一張張熱情洋溢的笑臉,一句句暖人心田的問候,他們所有的緊張和疑慮都飛到九霄雲外了。高雄 餐旅學院的羅翊文同學感嘆説,恍如不經意間闖入了世外桃源。

  為了讓同學們更多地感受海南,觸摸海南,為了讓同學們有更多機會相互交流,夏令營主辦方 將每天的活動都排得滿滿噹噹。上午遊覽海南省博物館和五公祠,參加歷史文化知識講座,下午觀 摩火山熔洞地貌,舉辦登山比賽,晚上品海口小吃,賞海口夜景,大家一起聯歡。接下來的日子, 夏令營師生都早出晚歸,行色匆匆——考察臺資企業、參觀博鰲亞洲論壇會址和玉帶灘、漂流萬泉 河、漫步興隆熱帶植物園和南灣猴島、傾聽熱帶海洋和熱帶生態知識講座、進行沙灘拔河比賽、遊 覽天涯海角、舉行兩岸學子徵文比賽和夏令營各類獎項評選等等。每一天的活動都異彩紛呈。

  不少營員説,海南美麗的風光讓他們忘記了旅途的辛勞,每呼吸一口海南的新鮮空氣都是一份 享受。一路走下來,歌聲不斷,笑聲不斷,掌聲不斷。兩岸學子彼此間傳遞著真情,他們用歌聲和 歡笑在海南島和臺灣島間架起了一座永恒的友誼之橋。樹人醫專的劉皓寧同學説,雖然每天都很累 ,但兩岸朋友在一起交流那種充實的感覺真的很棒。南榮的李孟欣同學一路上都掩飾不住內心的興 奮,一直笑個不停。這裡有太多秀麗景色讓人留戀,太多美好回憶值得回味,太多歡聲笑語使人難 忘。

  無法忘記在秀美如畫的萬泉河裏,營員們在水戰中結下的深厚友誼。兩岸同學首先一起舉起右 手,跟隨工作人員宣誓,儘自己所能,保護海南的母親河。放眼望去,兩岸是翠綠的熱帶雨林;腳 放下去,艇下是清涼的萬泉河水。穿好救生衣,坐上橡皮艇,船還沒劃出多遠,大家已經你一水槍 ,他一水瓢,澆得渾身濕透。一時間,水花四濺,叫喊連天,水仗打得難解難分,每個人臉上都挂 滿笑容。同一片藍天下的兩地大學生,玩得那麼開心,那麼盡興。許多海南同學説,以前沒接觸過 臺灣同學,以為他們會較難溝通,不容易接近。沒想到在萬泉河上,大家一起打水仗,話家常,水 乳交融,簡直是夢裏才有的情形,此刻卻成為眼前的的確確的現實。海南師大雲南籍的施嘯林同學 給臺灣同學講起傣家人的潑水節,大家趁興將水花撩起,把祝福和幸福一起撒向四週的同學。一樣 的營服,一樣的笑臉,早已分不出誰來自臺灣,誰來自大陸。兩岸學子的笑聲回蕩在整個萬泉河谷 ,嵌入了萬泉河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臺灣“中國醫藥大學”的翁豐富老師向海南學子發出邀請 ,到臺灣秀姑巒溪去漂流,再決勝負!

  在“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的天下第一灣亞龍灣,筆者與同一遊覽車的昆山科大 劉璟璇同學在銀軟的沙灘上偶遇。她説,海南與臺灣很多地方異曲同工。一樣的四面環海,一樣的 四季如春。在這裡的沙灘看椰影婆娑起舞,遠望遼闊無垠的海洋,就連吹著海風的感覺都如此相似 ,不禁讓她想起孕育她二十幾年的臺灣。

  在夕陽余暉中的三亞灣,兩島同學自由組合,10名男生加上5名女生作一組,以遊覽車為單位, 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沙灘拔河比賽。大家一起手挨手,肩並肩,心往一處想,勁朝一處使。拔河 當中,既相互競爭,又彼此合作,心靈在其間得以溝通。“一二三,加油!”的吶喊助威聲和不時 爆發出的陣陣歡呼就是心靈的傳遞和共振。不少同學都説,或許冠軍只有一組,但勝利屬於夏令營 全體營員。

  在天涯海角,考慮到同學們的安全因素,我們建議大家不要爬高聳陡峭的海角石。臺灣同學群 起抗議:來到天之涯,卻不讓我們爬一爬海角,豈不是會留下一輩子的遺憾。於是兩地學子你推我 ,我拉她,紛紛攀上去,手挽著手,手搭著肩,歡呼著在海角石上合影留念。有的同學還拿出手機 ,給心中掛念的父母親和朋友們打電話送祝福報平安。此情此景,周圍的遊客們看了也為之興奮、 歡快。

  學子對話 青春激揚

  寂寞不是大學生的選項。營員們湊在一起,有説不完的話。海南同學以前沒有與臺灣打過交道 。臺灣大學生也只是通過課本、電視新聞和網路才對海南有一鱗半爪的認知。在他們心裏,海南和 臺灣都只是簡單的名詞,彼此有若一團謎。大家腦袋裏打滿問號,眼睛中分明透著好奇,都想儘早 解開謎團。因此,一上游覽車,大家就熱鬧開了。同學們首先自我介紹,相互認識,然後從各自的 學校和專業説到兩岸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再從風味小吃談到流行時尚。他們驚喜地發現,彼此 之間有那麼多的相同和相似。大家都喜歡網路沖浪,打撲克娛樂,喜歡同樣的流行歌曲,甚至選課 的方式也一樣。聽——“亞、蘿、達、丁、偶”,海南同學在教臺灣同伴用海南話數“一二三四五 ”;“喱賀”、“甲崩”,臺灣同學在教大陸同學説閩南話“你好”、“吃飯”。大家就如相識已 久的老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

  兩岸學子自發地聯歡起來,一路歡歌,車裏處處歡聲笑語。從張惠妹、康康、動力火車的歌到 張學友、劉德華的歌,從《請到天涯海角來》、《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到《高山青》、《外 婆的澎湖灣》,從港臺流行歌曲到民族小調。有的同學打起快板,講起笑話,唱起各自家鄉的地方 戲。大家爭搶著麥克風,one by one 地輪下去。每一個節目結束,都能聽到again的呼聲。有同學 説,要不要先緩和一下或休息片刻,立即招來一片反對,“不要啦,我們要繼續high”。於是,整 個夏令營期間,演出從未謝幕。兩岸師生沉浸在快樂之中,歌聲笑聲連成一片,夏令營成了歡樂的 海洋。

  7 月19日,遊覽海口五公祠和海南省博物館。昆山謝欣怡同學説,好像搭上了時光機,重回唐 宋年代的海南島。義守大學潘子蕓同學説,從小在書本裏讀過許多蘇東坡的詩詞,但平生第一次這 麼近距離感受蘇公的氣息,令她十分欣慰。“宋氏姐妹是海南文昌人!”一位臺灣同學看到海南省 博物館的展覽資料驚呼起來。他説,以前看過一些宋美齡夫人的史料,但不知道她祖籍就在海南。 參觀結束,海師楊朔同學考究謝欣怡同學,“五公祠的五公是哪五公?”謝同學説,“我記得海師 李裏根同學是學歷史的,請他幫我作答。”楊朔異議説不準尋求外援。謝同學的同窗陳俊熙當即反 問:“我們都是一家人,何來外援之説?”互動結束,大家報以一陣熱烈的掌聲。

  7 月23日,央視海峽兩岸節目主持人李紅主持夏令營兩岸青年學子對話。營員們反響積極熱烈 ,紛紛表示,此行收穫很大,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學到了知識。海師聶敏同學發問,中華民 族的音樂殿堂有很多不同的風格,臺灣同學有什麼感受?昆山學生陳俊熙説,臺灣歌曲以閩南和客 家中文流行歌曲和原創歌曲為多,很少聽到民族歌曲,這幾天欣賞到這麼多民族樂曲,感到很震詫 ,回去後他要努力學唱。南榮李孟欣同學説,踏進美麗的海南,感覺像回到自己的家,海南同學的 熱情有如海南的陽光一般,通過這次活動,他們加深了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了解,希望海南的同學能 到臺灣去,讓他們也盡一下地主之誼。海大何勵同學説,通過夏令營活動認識這麼多的師兄弟很高 興,大家要永遠保持一顆年輕的心,精誠團結,建設美好未來。對話中,兩岸學子都談到了自己的 老師。有同學説,臺灣老師比較open,海南老師相對嚴謹。大家還就海南和臺灣的共同和不同點、 文化底蘊、民族特性等問題展開了對話。大家都説:我們同根同祖,這次夏令營的經歷將成為永遠 的話題。

  在夏令營進入尾聲時,筆者問一名臺灣營員,會不會覺得兩岸同學間有什麼隔閡的地方。他連 連擺手説,沒有隔閡只有少許不同。他認為這可能是兩岸教育方式和成長環境的不同引發的,雖然 和大陸同學在某些問題上有著不同的觀點,但正是因為這些不同,才讓彼此間有了學習和思考的空 間。

  臺灣成功大學校友、海南大學教授王偉光先生説,兩岸之間有很多誤解,通過交流可以增進了 解,建立友誼,兩岸青年應攜手並進,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盡心盡力。

  短短八天的夏令營,給兩岸營員留下最寶貴的是真摯的友情。筆者訪問夏令營總指揮海南省臺 辦副主任劉耿時,劉主任説:“夏令營的交流成果遠遠超出了我的設想,本來只是想給兩地學子提 供一次相互接觸的機會,沒想到他們相處得如此融洽,完全是水乳交融了。”

  7 月24日夜,夏令營閉營儀式上,海南省臺辦徐剛主任致辭説,臺灣與海南,猶如珍珠與瑪瑙 。兩岸學子都是龍的傳人,希望通過交流,增進兩島和同學們間的互相了解,同時祝願大家學業有 成,將來創業有成,讓海南與臺灣兩顆珍寶更加光彩熠熠。夏令營臺灣團團長南榮技術學院董事長 沈達吉先生代表臺灣師生感謝海南給予的熱情款待。他致答辭説,海南與臺灣同根同祖同文化,此 次夏令營經歷讓大家難以忘懷。返回臺灣他將立即著手籌劃瓊臺大學生冬令營,“我熱情邀請在座 的海南同學今年寒假到臺灣參加瓊臺兩島大學生冬令營!”沈董事長一言方出,臺下瓊臺青年學子 掌聲四起。

  離情依依 學子心聲

  夏令營期間,一張張青春活潑神采奕奕的臉龐,一幅幅精彩紛呈美輪美奐的畫面,被相機定格 起來。昆山丘宏達同學説,海南太美了,處處是景,步步皆詩。每位營員的相機容量都由空到滿, 對海南島由陌生到熟悉,營員間從原來的陌生到最後熱情相擁,從第一聲禮貌的問候到閉營的不分 彼此,所有的一切作為友誼的見證,都化為永恒。

  7 月25日,到了機場送別的時候。很多雙眼睛都是紅通通的,曾經的一張張笑臉此時都眼淚婆 娑。一次又一次的熱烈擁抱,一聲又一聲地互道珍重。感情細膩的女生相擁而泣,平常扮酷的男生 強忍熱淚。有的同學夏令營營服上滿是營員們的簽名,所有的人都互相留下了地址,相約不能斷了 聯絡。

  雖然相隔兩岸,但淺淺的海峽怎能阻斷營員們間的友情呢?樹人醫專的劉皓寧同學説,他腦中 裝的是海南的滿滿回憶,今後最懷念的將是海南島賦予他的所有熱情。樹人醫專的另一位許同學説 ,也許海南島不是每個人都喜愛的一座島嶼,但一定是永生以來最讓他感動的一座美麗島嶼。

 

  (來源:統一論壇2006年第4期 作者:蔣春發 鄭軍軍)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