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真正的兩岸直航

時間:2006-12-06 09:34   來源:

  海峽兩岸日前同時公佈了節日客運包機、運送緊急醫療救援包機、殘疾人等急難救助包機和有特殊需求的貨運包機四項包機方案,這標誌兩岸又向直航邁進了一步。不過,對兩岸民眾來説,就這個利好只能莞爾一笑,還不能開懷大笑。

  包機方案中,幾乎每個方案都有對應案例可查。例如,緊急醫療救援包機被島內稱為“林志玲條款”——去年臺灣藝人林志玲在大連墜馬受傷,經過百般協商,仍須落地香港;而有特殊需求的貨運包機則被稱為“臺積電條款”——兩年前臺積電到大陸投資8吋晶圓廠,若經香港換機,精密儀器可能受損,臺積電一直盼望貨運包機能夠成行。這一切,既説明包機方案是應需求而定,也反映了包機方案已經大大落後於需求。這次開放的4個節日包機總計168個班次,以每架飛機可搭乘400人估算,可運載6.7萬人次,而去年臺灣赴大陸就達410.9萬人次,按照這個數字,只有1.6%的人在特定的日子裏可以享受到包機的直航,實在是百里挑一。

  2001年臺灣開放金門至廈門、馬祖至馬尾的“小三通”航線,2003年臺商春節返鄉包機首次成行……海峽兩岸走向直航的路途猶如電影中的慢動作,一個簡單的動作令人驚訝地被分解成多個步驟。比如包機飛行,從單向飛行、中停香港的臺商春節返鄉包機,到雙向飛行、繞道香港的臺商春節包機,再到擴及所有臺灣同胞的包機,再到現在的清明、端午、中秋包機。按照這個速度,何時能夠真正實現兩岸直航,沒有人能預估出確切期限。

  直航被分解成若干個動作,與其説出於謹慎的嘗試,不如説更像拖延的技巧、權謀的手腕。成功營運5年的“小三通”雖然在SARS期間也能暢通無阻,但除了不時出現在臺灣當局領導人的政績單上外,無法作為推動兩岸全面“三通”的有力證據。

  臺灣當局推動直航的每個分解動作仿佛有其特定時機,比如,民進黨當局支援率低迷時,臺灣政局紛擾時,選舉在即需要吸引選票時,等等。所以我們寧願善意揣度,四項包機案的通過與目前臺灣波詭雲譎的政局之間沒有關聯,只是偶然的時間巧合。考慮到每年兩岸400多萬人次往返、超過900億美元的貿易往來,希望與民眾利益息息相關的直航,沒有被當成政治砝碼討價還價,而是更快地、更完整地得到推動,讓兩岸民眾真正開懷大笑。

   來源:《人民日報》 (2006-06-21 第10版) 作者:孫立極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