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不能“殺雞取卵”

時間:2006-12-06 09:32   來源:

  中新社香港十月八日電 臺北消息:針對南投車禍造成五名大陸人士死亡的悲劇,《中國時報》八日發表社論,強調觀光不能“殺雞取卵”。

  社論説,大陸觀光客在南投車禍喪生,五名死者在聯合公祭火化後,骨灰將隨著家屬返鄉。這一悲劇遺留給臺灣的,絕對不止是哀傷,而應該是更沉痛的反省。因為,不僅是這一樁,還有許多大陸人士來臺觀光的問題,正不斷暴露出來。它所顯示的惡質文化,將會是臺灣觀光産業的毒瘤。如果不儘快加以根除,唯一能讓臺灣觀光産業復蘇的大陸人士來臺觀光,轉眼會灰飛煙滅。

  社論舉例説,臺灣茶葉,本來是讓大陸人士為之驚艷的美食文化。當大陸觀光客來臺時,他們最想帶回的禮物,便是臺灣高山茶。然而,臺灣一些觀光景點,如日月潭、阿里山,根本沒這麼多茶,且因為季節差異,春夏秋冬的茶葉品質不同,這是無法隨時供應的。但大陸觀光客無法了解,這就讓這些觀光點的茶葉銷售變成欺騙。一些店家從越南、東南亞國家、甚至福建進口茶葉,再“加工”後,加入各種香料,或與臺茶混合,變成是當地高山茶高價銷售。而日月潭一帶的紅茶,本來産量就少,如何可能供應全部觀光所需?

  社論指出,這種行徑,是降低品質,破壞信用的最惡劣作法。但由於商家無法管理,讓許多消費者上當。不要説大陸觀光客了,連許多臺灣觀光客都上當。但這種惡質行徑如何阻止呢?最有效的辦法是建立産地的産品證明。由地方上的鄉鎮公所,或者觀光局等部門自行出具證明。其次,要由引進大陸觀光客的旅行社著手管理。現在為了惡性競爭,一些旅行社以便宜團費爭取,卻試圖在觀光客身上賺回來。例如帶他們去一些商店消費;在不該收費的景點上收費,而引起糾紛;或者,使用便宜的遊覽車,讓安全大打折扣。像這一次的遊覽車司機,就是年資不足,再加上為了讓觀光客購物而延遲開車時間,導致必須趕路而開快車,才在山路上翻覆。這本來是可以避免的悲劇,卻因種種人為因素,造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社論認為,大陸觀光客可能是臺灣觀光業最後的機會。如果好好經營,它可以是生機。這一次的交通事故,是一個最佳的警訊。

  (來源:中新網)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