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直航 臺當局不能光説不練

時間:2006-12-06 09:04   來源: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版今日文章説,“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長楊蘇棣,日前在美國商會演講時,呼籲兩岸儘快“三通”直航。楊蘇棣警告,臺灣越慢開放“三通”,則自外于區域整合趨勢的風險就越大。我們認為,楊蘇棣的説法反映了所有在臺外商的想法。

  面對全球化的衝擊,世界各國、地區都想運用地區內集體的力量,為本國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歐盟的整合過程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經驗,如今,在歐洲已聽不到“法德世仇”這樣觸目驚心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歐洲夢想”的動人口號。相較之下,亞洲距離歐盟的理想雖遠,但各國也把參與地區整合視為主要的外交政策。以目前正在河內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為例,參與的國家愈來愈多,對各國經濟發展發揮的功能也愈來愈大。各國並且利用這個論壇,討論地區重大安全問題,對於維持地區和平穩定、避免衝突,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文章指出,臺灣經濟發展受地緣限制,具“外貿取向”,除了積極對外開放,參與區域整合之外,沒有其他的戰略可以選擇。但因兩岸關係的僵持不前,“政府”的開放政策始終忽略了中國大陸這一塊,而“三通”直航的遲遲未開,則是具關鍵性的破壞作用。實際上,不僅楊蘇棣日前為美商代言,歐洲商會也曾發表白皮書,警告如果“政府”再不改弦更張,放寬對大陸的經貿限制,他們就要加速離臺,轉戰大陸投資。

  對於楊蘇棣的談話,“政府”相關部門的反應還是舊調重彈,“樂見美國繼續敦促大陸協商”。我們認為,“三通”直航在技術層面已經沒有問題,關鍵還是在於政策層面。“政府”不能光説不練,應從“可操之在我”的部分著手,展現協商的誠意。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