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珩:“非典”康復者如何面對回避?

時間:2003-06-19 16:22   來源:
  臨床心理科 馬永珩
  現在,有不少“非典”患者,他們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已陸續康復並重新回歸社會。然而,這些“非典”康復者在回歸社會之後,可能或多或少的都會遇到一個很實際的問題。既他們很有可能會受到周圍健康人群的暫時性疏遠,原來的朋友或同事可能會以種種藉口和理由為託詞,對其採取回避。這是因為,“非典”作為一種突發的傳染性疾病,有許多不可預知的因素存在。人們對“非典”康復者採取的回避態度,主要是出於對“非典”的恐懼,出於對自我生命的本能保護,而並不是針對“非典”康復者本人。所以,對人們的這種回避態度,我們應該給予理解,這是屬於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那麼,作為一名“非典”康復者而言,假如我們自己處在了這樣一個回避的現實環境中,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這一實際問題呢?首先,我們應當努力去理解自己周圍人群的心理狀態,要給自己身邊的人留有一定的時間來適應和接納自己。而我們自己也不妨站在他們的位置上,設身處地的體驗一下他們的情緒感受。這樣一來,我們或許就能更為冷靜和更為理智了。但當我們在等待別人的接納時,我們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決不能由此産生自卑的心理。否則,自卑感將會影響到我們的自信心,將會給我們自己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我們應當相信,人們接納自己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並不存在什麼其他問題。一旦人們對“非典”有了較為全面的正確認識,他們自然會重新接納我們。我們既然都已經受住了“非典”對生命的考驗,又何必在乎這短暫的疏離呢。
  當然,我們對自己也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些問題可能就出在我們自己身上,而並不完全是別人的問題。我們有這樣一種可能,由於我們自己患“非典”這種可怕的傳染病,因而我們産生了自卑心理,害怕別人不能接納自己。並由此使自己變得過於敏感,過於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當我們出於這樣一種敏感的心態來接受現實時,我們就給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睛。使現實中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成其為問題,把別人對自己作出的一些不經意的小事,都會看成是對自己的有意回避。而我們還很有可能會把自己害怕疏離的擔心,錯誤的認為是別人在有意的回避自己。其實別人並沒有回避我們,是我們自己在自卑心理的驅使下,主動的回避了別人,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製造了人際關係改變的假像。因此,有一個良好與端正的心態,對我們“非典”康復者來説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們不應有任何心理上的負擔,我們要以樂觀的心態去克服自卑,坦然面對現實環境中的實際問題,既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以自身的體驗,使更多的人了解“非典”,認識非典。
  在此,我們熱切的希望社會公眾,要對“非典”康復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要勇敢的接納他們。他們雖然曾經是“非典”患者,但他們也是“非典”的受害者。他們此時此刻也和我們一樣,也需要別人的理解和支援。讓我們大家共同攜起手來,堅定信念,團結一心,共抗“非典”。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