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恐慌主要來源於想像

時間:2003-06-19 14:25   來源:
  
  心理學家採用問卷設計的方法,對非典所造成的公眾心理狀態進行了初步探討 。研究表明,心理恐慌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想像來營造的,當這些想像出來的感受得不到適當的反饋,就會轉化為情緒上的體驗而導致焦慮乃至恐慌。同時,民眾的心理恐慌部分來源於對某些專門領域缺乏專業的知識。
  本次研究共收集了344名學生被試的資訊。被試的平均年齡為21.33歲。263人來自北京,81人來自重慶。其中北方交通大學和中央財經大學在取樣期間,其隔離區還未解除隔離;同時,本樣本還包括北京地區其他高校,主要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學生(44人),以及重慶工商大學的學生(81人)。該研究將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學生(41人)作為專業人群考慮。
  研究表明,即便是5月1日—8日期間,在非典疫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同學們的焦慮水準還是處於正常的狀態。
  北京大學心理係副教授謝曉非博士説,特定情景下的個體焦慮狀態就是心理恐慌的基礎。一個群體的高度焦慮必然導致公眾性的心理恐慌蔓延。但這裡的數據卻顯示了一個相當值得注意的現象:與隔離區近在咫尺的中財大和北交大被試的焦慮水準在幾個分樣本中最低,而身處隔離區的被試也沒有表現出任何驚惶失措的跡象,他們的焦慮水準反而比沒有隔離區經歷的北京其他高校的被試更低;而焦慮水準最高的是非疫區的重慶高校被試。這一現象也許不符合我們的常識,似乎離疫區越遠,被試的焦慮程度越高。但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這一現象並不難,因為克服恐懼的最好方法就是經歷恐懼正是心理學的常識。心理恐慌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想像來營造的,當這些想像出來的感受得不到適當的反饋,就會轉化為情緒上的體驗而導致焦慮乃至恐慌;反之,如果反饋適當,想像的成分就可以得到有效的矯正,而且反饋既可以是事實性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從數據結果來看,事實很可能就是如此。隔離區的被試得到的是事實性的反饋,他們身在隔離區,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和動機學習相關知識和了解自己的狀況,採取了更週密的防範措施,同時,也實實在在地體會了隔離的滋味;另外,學校採取了嚴格和有效的措施,安定了人心。在公共風險事件中,如果對外部權威有信心的話,應激水準會降低,這也説明單位或政府行為的重要性。當然,有一點也是不能忽略的,應該説這些大學生被試具有較好的自我調節能力,能夠及時地根據客觀現實進行自我情緒的調節,這也應該是解釋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京大學醫學部的被試,作為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群體,在此次調查中,與其他被試群體相比,面對非典,他們的焦慮狀態低、生活與學習受到干擾的程度小,同時很少從眾行為,可以説表現得相當冷靜、理性和有條不紊。應該説他們與其他被試群體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其專業的知識和訓練。國外已有大量的研究證明,專家與一般民眾在風險認知上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民眾的心理恐慌部分來源於對某些專門領域缺乏專業的知識。因此,公眾理性建立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合理採集和吸收相關的專業知識。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及時提供專家專業性的諮詢和服務,也應該是疏緩心理恐慌的重要策略。  
  該研究是由北京大學心理係謝曉非、謝冬梅、鄭蕊和重慶工商大學張利沙完成的.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