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海峽兩岸鄉村座談發表“共同建議”

時間:2009-07-22 13:55   來源:新華網

  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形勢下,為順應兩岸基層農業生産者進一步深化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熱切期盼,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臺灣省農會于2009年7月21日至22日,在上海朱家角鎮共同主辦第一屆兩岸鄉村座談。兩岸農業生産者、專家學者、各級農業組織負責人及業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等300余名代表參加座談。

  本屆座談的主題是“促進兩岸鄉村農業交流與合作,實現兩岸基層農業互利雙贏”。與會代表就“新農村建設與鄉村旅遊”“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與農産品運銷”“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三項議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座談交流,達成諸多共識。兩岸近60個鄉村結成了農業合作對子,建立起長期緊密的聯繫。

  會議認為,兩岸鄉村座談的舉辦,是兩岸基層農業生産者開展交流與對話的一次重要活動,為兩岸基層民眾交往搭建了新的平臺。與會人員在互利互信的基礎上,共商合作大計,結成共同發展的協作對子,順應了兩岸農業合作的需要,體現了兩岸基層農業生産者的心聲。

  為進一步推動兩岸農業合作,第一屆兩岸鄉村座談提出如下共同建議:

  ——構築兩岸基層鄉村定期對話交流的平臺。繼續舉辦兩岸鄉村座談,並將其作為兩岸鄉村長期、穩定的農業溝通平臺,建立兩岸農業基層直接溝通交流的長效機制。通過定期開展不同專題的廣泛交流與討論,推動兩岸農業交流深入基層,創造兩岸農業合作更多的機會和空間,為實現兩岸鄉村合作雙贏提供保證。

  ——建立日常協調溝通的工作機構。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和臺灣省農會共同組建兩岸鄉村座談秘書處,切實發揮聯繫、服務兩岸基層農業生産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收集和傾聽兩岸基層群眾意見,定期商討“結對子”進展中的一些問題,做好閉會期間座談活動各項籌備工作和日常服務工作。

  ——切實維護和發展兩岸農民的利益。以人為本,關注民生、順應民意,是促進兩岸農業合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兩岸鄉村座談要進一步反映兩岸基層農民的心聲,始終把維護和發展兩岸農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願望和要求,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兩岸基層農民實現更廣泛更直接的交流對話,促進相互了解和認同,達到互利和雙贏。

  ——加強兩岸農業傳統文化的交流。兩岸農業同出一源,農本文化博大精深,農業文明源遠流長,農村鄉土文化特點豐富多彩。開展形式多樣的民俗、藝術、文體方面的交流,加深了解,推動雙方農村鄉土文化的建設和保護。支援開展對農本文化的特點、歷史、沿革、發展等方面的學術研討和互訪講學,推動對農耕文明和農本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促進結對子鄉村建設發展。為促進兩岸鄉村結對子協作,雙方要進一步加強資訊交流,建立穩固的溝通渠道,定期交換鄉村數據。根據不同地區的生態環境與農業發展特點來確定合作的領域、項目與模式,優化鄉村資源配置。(記者 王建華)

編輯:李學斌

相關新聞

圖片